您的位置:首頁痔瘡的原因
問題 【痔瘡】 【歸檔】 16年08月12日

痔瘡的原因

問題描述 痔瘡的原因具體有哪些呢?我最近上火十分的嚴重,臉上起了很多的痘痘,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感覺自己身上十分得癢,後來發現是在屁股的位置,長了很多的痔瘡,很擔心自己,想知道一般痔瘡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請問誰知道的啊?謝謝。
網友回答
2016年08月12日 16:17

引起痔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解剖學因素:局部血管彈性纖維少,直腸靜脈又缺少靜脈瓣,血管容易屈曲擴張血流淤滯,形成痔。 2.直立體位:久坐久立、肛門位置較低,受重力作用,直腸部血液回流不暢,易充血成痔。 3.感染因素:肛門局部或腸道炎症,引起直腸下部周圍組織發炎、血管脆化、繼發血管擴張充血引起或加重痔瘡。 4.便秘與不正常的排便 頑固性便秘、排便時間過長、排便時努掙或長期腹瀉,可使腹壓增高,肛門直腸部充血靜脈曲張,肛門擴約肌鬆弛直腸粘膜與肌層分離脫出易生痔瘡。 5.妊娠與分娩:妊娠時腹壓增大,盆腔靜脈充血,直腸下部淤血分娩時用力,直腸粘膜下脫。 6.遺傳因素:有報導約44%患者有痔瘡家族史。 7.飲食因素:喜食辛辣、煙酒過度刺激肛腸。 8.年高體弱、久病體虛 肛門括約肌鬆弛無力,引起或加重痔瘡脫垂。 9.門靜脈高壓:肝硬化、門靜脈血栓炎引起門靜脈高壓、引起痔靜脈叢內壓增高、屈曲擴張。 10.勞累過度 長期負重遠行、久咳久嗽、久瀉等長期腹壓增大,直腸靜脈擴張直腸粘膜下脫。

2016年08月12日 16:17

1.生理結構的缺陷和直立體位:人體站立或直坐時,肛門位置低,受地心引力的影響,直腸肛門靜脈血液回流受障礙,直腸上靜脈及其分支缺少靜脈瓣,血液容易產生瘀積,且直腸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平面穿過肌層容易受糞便壓迫,使粘膜下疏鬆組織中的靜脈容易擴大、曲張而產生痔。 2.便秘:排便時間過長或長期腹瀉,可使腹壓增高,肛門直腸部充血,痔靜脈曲張,甚至可導致直腸粘膜與肌層分離脫出,肛管隨糞便下移,久之容易產生痔瘡。

2016年08月12日 16:17

感覺你描述不是很準確,痔瘡一般分內、外痔;混合痔;多發痔;環形痔等,一般是由局部靜脈曲張所致。

2016年08月12日 16:17

一般得痔瘡的原因多種多樣,這裡大概總結了幾點,可以看看。 1.慢性疾病:如長期營養不好的,體質虛弱,導致肛門括約肌鬆弛無力。 2.胚胎發育異常原因:肛門盲腸部是人體在胚胎發育過程異常,可在肛門盲腸部發生許多先天性肛腸疾病。 3.飲食原因:能直接影響糞便成分,導致肛門疾病。長期飲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痔瘡的致病率明顯上升。 4.生理原因:糞便殘渣中常帶有大量有害物質,長期滯留在結腸盲腸中,可引發腫瘤。 5.不好的大便習慣:增多肛門和盆地肌肉不必要的負擔與局部瘀血,致使痔瘡發生和蔓延。 6.大便異常:使肛門承受較大壓力,也使肛門局部感染機會增多,發生痔瘡等肛腸疾病。 7.遺傳原因:因遺傳基因的缺陷,可發生多發性結腸息肉,p-j綜合征等遺傳性肛腸疾病。 8.解剖原因:肛門盲腸部血液易於瘀積,對壓力的抵抗力減低,容易形成痔。

2016年08月12日 16:17

一般來說,引起痔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大便異常:腹瀉和大便秘結均是痔瘡的重要致病原因。大便秘結是最大的禍根,盲腸內長期滯留有毒物質不僅可引發盲腸癌,且糞便堆積,影響血液迴圈。用力解出乾燥糞塊,必然會使肛門承受較大壓力,發生瘀血、脹腫、裂口等一系列病理變化。腹瀉常是結腸疾病的醫學體現,腹瀉也能使肛門局部感染機會增多,發生肛竇炎、炎性外痔、肛周膿腫等疾病。 2.飲食原因:日常生活中,飲食規律或飲食品種難免發生變化,這是很自然的。 3.慢性疾病:如長期營養不好的,體質虛弱,導致肛門括約肌鬆弛無力。長期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由咳喘造成腹壓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變、腹瀉、結腸炎等均是肛腸疾病發生的誘因。故在防治中應注重病人的全身狀態,採用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4.職業性原因:長期站立或長時間坐。因直立或靜坐姿勢,肛門盲腸居人體下部,痔靜脈回流不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