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膽囊手術恢復
正常的膽囊具有儲存、濃縮、排膽和分泌等功能.切除膽囊後,機體便失去了膽囊的上述功能.表現在脂肪消化功能方面的問題是沒有濃縮的膽囊膽汁進入小腸,腸內膽汁酸濃度達不到臨界微膠粒濃度,膽鹽的含量也比正常人減少一半,如果攝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較多將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和影響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在治療膽總管結石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超過50切除膽囊病例組明顯高於未切除膽囊組.所以雖然切除膽囊後去除了膽結石,卻很可能因此“招來”膽總管結石,這是因為:膽囊切除前,膽囊具有濃縮膽汁的作用,濃縮的膽汁對膽固醇的溶解度較高;而膽囊切除後,膽鹽池明顯減小,膽汁的濃縮失去了場所,肝膽管的膽汁酸濃度降低導致對膽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膽固醇的積累,這樣就容易形成結石,也就是膽總管結石.
膽囊切除的危害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膽囊切除後對人體至少有以下幾點不良影響: 1、造成人體消化不良、腹脹腹瀉 如果膽囊被切除,此時肝膽汁由肝內排出無處可存,不管人體是否需要,只好持續不斷的排入腸道;當進食美味家肴時,需大量膽汁幫助消化,但此時體內無“富餘膽汁”相助,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影響對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結果一是誘發脂肪瀉及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等,2是造成身體遭受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的痛苦.膽囊切除患者日後大多消瘦、面黃,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2、引發鹼性反流性胃炎 正常人進食後膽囊收縮使膽汁集中大量進入腸道.這一過程與胃十2指腸的分泌及蠕動是有規律地同步進行的.膽囊切除後膽汁持續進入腸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膽汁可在十2指腸內淤積而逆流入胃,使胃內PH值升高,細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腫、脆性增加,胃腺體萎縮及潰瘍形成.曾有人對膽囊切除6個月後的患者行胃液檢查,發現其中膽汁酸含量明顯增加,最低增加2倍,最高增加380倍,平均增加24倍.胃酸分泌明顯下降,胃壁細胞受損.胃鏡下呈彌漫性炎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