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脾功能亢進臨床表現
問題 【血液內科】 【歸檔】 16年05月07日

脾功能亢進臨床表現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男
網友年齡:47歲
詳情描述:
尿路感染 老是口腔潰瘍 血液化驗 白細胞 2.6 ,服藥利血生 參芪扶正顆粒半月白細胞 2.5,脾功能亢進的臨床表現 和 治療
網友回答
2016年05月07日 00:00

脾功能亢進的臨床表現一般是指:
(1)脾臟腫大:絕大多數脾功能亢進病人有脾腫大,可通過體格檢查或者B超檢查發現,但脾腫大不一定就有脾功能亢進.
(2)血細胞減少:早期為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晚期可出現全血細胞減少.白細胞數常在4000/立方毫米以下,血小板多為5萬/立方毫米以下.
(3)增生性骨髓象:脾功能亢進患者行骨髓穿刺檢查,大多為粒細胞和巨核細胞系統不同程度的成熟障礙.
若患者脾功能亢進明顯,可行脾切除術,脾切除後,大部分病人的白細胞,血小板能恢復正常.
門靜脈高壓症是門靜脈血流受阻,血液淤滯,引起門靜脈系統壓力增高,臨床表現為脾臟腫大和脾功能亢進,食管和胃底靜脈曲張,嘔血,便血及腹水等症狀.
門靜脈高壓併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時,如果採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法不能止血,則應及早進行急症手術.常用的手術總稱斷流術,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胃底靜脈縫紮術
切開胃壁在胃腔內縫紮食管下端和胃底部曲張靜脈,阻斷由胃壁到食管下段的血流,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二,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
先切除脾臟,然後結紮,切斷胃底和食管下端以及從鄰近器官走向胃底的所有血管.
三,胃底橫斷吻合術
先切除脾臟,再結紮切斷胃底大,小彎所有的血管,並橫行切斷胃底,結紮胃壁斷端血管,然後再將胃底與胃體吻合.
分流手術
採用血管吻合的方法,將門靜脈系和腔靜脈系的主要血管進行吻合,使壓力較高的門靜脈系血流分流至壓力較低的腔靜脈中,從而降低門靜脈壓力.常用的手術方法有以下三種:
一,脾,腎靜脈吻合術
脾切除後,將脾靜脈與左側腎靜脈行端側吻合.此手術既可除低門靜脈壓力,又能消除脾功能亢進,術後肝昏迷的發生率較低,為其優點.缺點是吻合口較小,降壓作用稍差,並在術後較容易發生血栓而失去作用.
二,門靜脈吻合術
將門靜脈與下腔靜脈吻合,手術有端側吻合及側側吻合兩種方式,術後門靜脈血流直接流入腔靜脈.此手術吻合口較大,降壓作用也較好,但術後容易發生肝性腦病,甚至肝昏迷,死亡率較高.因脾臟未能同時切除,故不能消除脾功能亢進症狀.
三,腸系膜上靜脈與下腔靜脈吻合術
吻合方法有多種,目前較常用的是將自體的頸內靜脈取下一段在腸系膜上靜脈與下腔靜脈之間作搭橋式吻合.

2016年05月07日 00:00

脾功能亢進是一種綜合征,臨床表現為脾腫大,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減少,而骨髓造血細胞相應增生,可經脾切除而緩解.
建議患者查清引起脾功能亢進的原因後進行部分脾切除.
引起脾功能亢進的原因:肝炎,血吸蟲病,慢性寄生蟲感染,血液系統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