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電子血壓計究竟准不准
問題 【高血壓】 【歸檔】 16年04月30日

電子血壓計究竟准不准

問題描述 詳情描述:
目前市場上電子血壓計比較多 , 許多人用過後又有疑問 , 電子血壓計究竟准不准 ? 下面分幾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要明確一個要領人體血壓並不是像體重或身高一樣是一個相對的固定值 , 而是在不斷變化的,
人在興奮、緊張、運動時血壓要升高;而飲酒、洗澡後、抽煙時血壓要降低,
醫學試驗證明:一個正常人 , 一天當中的血壓是有起伏波動的 , 人在睡眠時血壓最低 , 上午 8 點至 10 點時血壓最高 , 正常人一天中收縮壓 ( 高壓 ) 的變化幅度在於 20 至 40mmHg 之間 , 舒張壓 ( 低壓 ) 的變化幅度在 10 至 20mmHg 之間 , 即使在夜間 , 人在睡眠時 , 也有 5 至 10mmHg 波動起伏,有的人說給我測的血壓是 80 至 20mmHg ,但在家 , 用電子血壓計測的數位總是不一樣,實際上電子血壓計測出的數值反映的是人體測量時刻的血壓值,人體血壓是不斷變化的 , 兩次測量而得到同一血壓值是十分罕見的,因此 , 只有每天在同一時間、用同一姿勢測量血壓 , 才能得到有可比性的血壓值,
測量時的姿勢對測量結果也有影響
研究結果表明 , 測量位置比心臟的高度每升高 10cm , 血壓值就降低 8mmHg 左右 , 高度每降低 10cm 血壓值就升高 8mmHg 左右,
電子血壓計與醫用水銀柱式血壓計的關係問題
水銀柱血壓計採用的是科氏音法 , 電子血壓計採用的是示波法 , 科氏音法是通過用聽診器來聽血管內血液流動的聲音 , 示波法是通過測量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振動;雖然測量原理不同 , 但測試結果從理論上講是一樣的,而實際上 , 科氏音法由於每個的聽力反映速度不一樣 , 有時因血壓讀數沒有在測量時立即記下而較大的誤差,因此每個的測量也會產生誤差 , 而電子血壓計排隊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另外 , 常略去一些誤差而取整數, 比如: 128mmHg 、 131mmHg , 都讀成 130mmHg ,而電子血壓計則是測出什麼值就顯示什麼值 , 還有用戶反映 , 在家測量時總是偏低 , 一去醫院量血壓就高 , 這被稱之為白衣性高血壓症, 就是說在醫院的面前 , 會不知不覺產生某種程度的不安、緊張及精神壓力 , 以致血壓升高 , 而在家比較放鬆 , 量的血壓就較低 , 這正是人體血壓的真實反映,
以上現象綜合起來 , 就給人一種電子血壓計與測量的血壓值不符 , 而覺得電子血壓計不准的印象,其實 , 按照溉規 , 在取得生產許可證之前 , 電子血壓計都必須經過臨床試驗,
上臂式電子血壓計與腕式電子血壓計測量誤差大的的問題
從人體構造來講 , 上臂處的動脈血管與手腕處的動脈血管的粗細 , 也就是直徑幾乎是一樣的 , 一般上臂處動脈血管直徑為 4.2 至 6mm , 手腕處動脈血管直徑為 4.2 至 5mm ,而且電子血壓計從設計精度到製造精度都是一樣的 , 出廠時每台的檢驗規格也都是一樣,因此從原理上講沒有明顯誤差,那麼為什麼還有人反映臂式與腕式有誤差呢 ? 據我們瞭解其中多數人反映臂式偏低 , 而腕式偏高,這還是一個測量姿勢問題, ( 比如臂式袖帶卷綁的位置是不是過高 ? 過松 ? 或過緊 ?)
(a) 上臂皮下脂肪多 , 導致袖帶卷綁過松或過緊,不論過松、過緊都有會使血壓測量值偏低 ( 過緊會使血流不暢 , 血壓血壓過松會使血液振動不能徹底傳遞到袖帶 , 血壓值也變低 ) 合適的程度為袖帶卷綁後 , 袖帶與手臂之間應能自由伸進一個手指頭,
(b) 腕式血壓計由於手腕皮下脂肪少 , 所以袖帶的卷綁比較容易 , 不易導致過松或過緊 , 但測量時的姿勢會影響測量值,實驗表明 , 當手腕向外旋轉時 , 容易緊張而使血壓值升高,使用說明書中要求測量時手腕自然伸出 , 但一般的顧客在按使用說明書中要求做時總是不自覺的將手腕向外轉 , 造成測量誤差,所以測量時應按使用說明書中的要求 , 讓手腕自然伸出約呈 45 度,上述幾點注意到以後 , 上臂式與腕式電子血壓計不會有明顯差異,
(c) 末梢徨系統障礙者 ( 一般可由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引起 ) 其手腕與上臂的血壓測量值可能有較大誤差 , 建議使用臂式電子血壓計,
(d) 站立時 , 有些人測量誤差較大 , 建議不要站立測試,
網友回答
2016年04月30日 00:00

准不准與檢查方法有很大的關係,只要方法正確應該都很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