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冬季健身養生禁忌 七誤區讓身體荒蕪

健身要講科學, 特別是冬季健身做到七注意。

晨練不過早

三九天的早晨, 氣流淤滯, 新鮮空氣較少。 《黃帝內經》早就載有:“冬三月,

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此冬氣之應養藏道也”。 也就是說, 寒冬時節晨練不宜過早, 特別是中老年人, 應待太陽升起後, 再行鍛煉為好, 以防寒冷引起疾病。

強風不健身

冬天最好不要在強風中健身。 凜冽寒風, 更能致冷, 人在寒風中, 基礎代謝率會增加10%—20%。 加大運動量, 其產熱也主要用於禦寒, 難以達到健身的效果。 另外, 在寒冷的環境中健身鍛煉, 由於各關節肌肉僵硬, 動作不協調, 容易造成損傷, 也有悖於健身、娛樂的原則。

感冒不鍛煉

人患感冒, 疲勞乏力, 如果有發熱, 更會加重體能消耗。 體力運動時代謝增強, 不僅不利於感冒的康復, 而且還將使病程延長或加重。 此外, 人患感冒時, 免疫系統處於應激狀態, 運動使肌肉的應激會加速,

加重免疫系統的疲憊, 降低肌肉的抵抗力。

鍛煉避霧霾

冬天陽氣閉藏, 特別是雪雨過後, 霧、霾較多。 霧、霾嚴重時, 對呼吸道黏膜會產生損害, 降低其屏障和防禦作用。 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會乘虛而入, 產生肺部疾病。 霧大霾重的天氣裡, 最好待在家裡,

或做些室內運動。

空腹不鍛煉

空腹運動, 容易出現頭暈、出虛汗、胃痙攣等低血糖的症狀。 低血糖還會影響脂肪酸的代謝。 中老年人臟器功能衰退, 能量儲備降低, 更容易發生這些現象。 特別是冬季, 氣候寒冷, 運動之前最好能吃點東西, 如熱粥或熱牛奶等, 既能補充能量, 又可祛寒。

練前要熱身

寒冬健身, 準備活動尤為重要。 體力運動中代謝的增強是逐漸的。 組織、細胞從相對平靜的惰性狀態到活躍的“清醒”狀態, 至少需要五分鐘。 運動學家認為, 環境溫度在12.8攝氏度時, 就可影響指、趾的活動能力。 因此, 冬天運動前的熱身更為必要。

練後莫急食

寒冬酷冷, 剛運動後, 四肢軀體皮膚、心臟、肺、甚至消化道黏膜及周圍組織, 已處於“冷適應”狀態。

倘若立即進食太熱、太燙的食物, 消化道黏膜會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 可招致微血管的破裂、出血。 此外, 運動過程中的血液大量進入運動器官, 胃、腸、胰腺等消化器官血量相對減少, 消化液分泌減少, 立即進食不利於食物完全、徹底地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