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芥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Tánɡ Jiè
【英文名】Wormseed Mustard
【別名】岡托巴。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糖芥的全草和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ysimum bungei(Kitag.)Kitag.[E.aurantiacum(Bunge)Maxim.]
採收和儲藏:全草春夏季採挖, 種子於7-9月果熟時, 割取全株, 曬乾, 打下種子, 揚淨即得。
【原形態】糖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高30-60cm。 密生伏貼二叉毛。 莖直立, 不分枝戒上部分枝, 具棱角。 葉對生;葉柄長1.5-2cm;葉睡披針形或長圓狀線形, 基生葉長5-15cm, 寬5-20mm, 先端急尖, 基部漸狹, 全緣, 兩面有二叉毛;上部葉有短柄或無柄, 基部近抱莖, 邊緣有波狀齒或近全緣。 總狀花序頂生, 有多數花;萼片長圓形, 長5-7mm, 密生二叉毛,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田邊、荒地。
資源分佈:分佈于東北、華北及陝西、江蘇、四川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莖長達60cm, 不分枝或上部分枝, 具棱角, 密生伏貼二叉毛。 葉多皺縮, 展平後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線形, 基生葉長5-15cm, 寬0.5-2cm, 全緣, 兩面有伏貼二叉毛。 花直徑約1cm;花瓣橙黃色, 類圓形。 氣微, 味微苦。
【化學成份】種子含葡萄糖糖芥甙Erysimoside, 組成是毒毛旋花幹甙元-洋地黃毒糖-葡萄糖)。 全草中曾分離出糖芥甙(Erysimin, 即七裡香甙甲Helveticoside)。 全草含桂竹香糖芥草甙(erychroside)、桂竹香糖芥草醇甙(erychrosol)、及雜糖甙B,
【藥理作用】
1.強心作用:全草酊劑用蛙、兔的離體和在體心臟實驗, 以及貓心電圖描記表明, 糖芥有典型的強心甙樣的強心作用, 特點為作用迅速, 少蓄積性, 劑量反應曲線與毒毛旋花子甙K相平行;糖芥地上部分乾粉1g相當於毒毛旋花子甙K2.91mg;糖芥對貓的最小致死量為56mg/kg, 而毒毛旋花子甙K 0.21mg/kg, 糖芥總甙的強心效價每克為5800貓單位或55000蛙單位;靜脈注射效果最強, 口服在3小時內幾乎完全吸收,
2.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每日給糖芥甙0.03mg/kg, 連用30天, 能降低實驗性兔動脈粥樣硬化的血膽甾醇水準, 增加卵磷脂/膽甾醇的比值, 恢復肝及肌肉細胞內的DNA和RNA含量。
【性味】苦;辛;寒
【歸經】肺;胃經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利尿強心。 主脾胃不和;食積不化;及心力衰竭之浮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9g;研末服, 0.3-1g。
【各家論述】《西藏常用中草藥》:清血熱, 鎮咳, 強心。 洽虛瘍發熱, 肺結核咳嗽, 久病心力不足, 能解肉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