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頻發房性期前收縮是怎麼回事

頻發房性期前收縮是很多老年人會出現的疾病, 導致出現房性期前收縮的病因也是特別的多, 在我們生活中, 如果想要好好的去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 那就要先找到具體的病因。 這樣才可以做好有效的預防措施, 通常房性期前收縮疾病是屬於心內科, 最常見的就是在心臟處發病,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頻發房性期前收縮的病因。

1.器質性心臟病

任何器質性心臟病均可發生, 多見於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肺心病(尤其是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縮)、心肌炎、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藥物及電解質

洋地黃、普魯卡因胺、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銻劑及各種麻醉劑等的應用均可出現房性期前收縮。 在酸堿平衡失調、電解質紊亂時, 如低血鉀、低血鈣、低血鎂、酸堿中毒等亦可出現房性期前收縮。

3.神經異常狀態

性期前收縮的出現可無明顯誘因,

但與情緒激動、血壓突然升高、過多飲酒、吸煙, 喝濃茶、喝咖啡、便秘、腹脹、消化不良、失眠、體位突然改變等因素有關。 此原因所致的房性期前收縮在睡眠前或靜止時較易出現, 在運動後或心率增快後減少或消失。 還可因心臟的直接機械性刺激(如心臟手術或心導管檢查等)引起房性期前收縮。

4.內分泌疾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腎上腺疾病等。

5.正常健康心臟

房性期前收縮在各年齡組正常人群中均可發生, 兒童少見。 中老年人較多見。 可能是由於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所引起, 交感神經或迷走神經亢進均能引起期前收縮。

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為心悸、心臟“停跳”感, 期前收縮次數過多時自覺“心跳很亂”, 可有胸悶、心前區不適、頭昏、乏力、脈搏有間歇等。

也有無症狀者。 可能因期前收縮持續時間較久, 患者已適應。 此外, 期前收縮的症狀與患者的精神狀態有密切關係, 不少患者的很多症狀是由於對期前收縮不正確的理解和恐懼、焦慮等情緒所致。

房性期前收縮通常無需治療。 當明顯症狀或因房性期前收縮觸發室上性心動過速時, 應給予治療。 吸煙、飲酒與咖啡因可誘發分性期前收縮, 應勸導患者戒除或減量。 治療藥物包括鎮靜藥、β受體阻滯劑等, 亦可選用洋地黃或鈣通道阻滯劑。

上面介紹的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些頻發性房性期前收縮的病因, 看了這些介紹後, 希望大家可以在生活中做好預防的措施, 特別是家裡的老年人, 更要注意,

平時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上的變化, 如果身體出現有不舒服的症狀, 應該要及時去醫院進行全面的體檢, 在家也要儘量的做到合理飲食, 適當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