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保溫杯,嘴邊的健康隱患

保溫杯結構相對複雜, 與無蓋的敞口杯相比, 它更易成為人們嘴邊的健康隱患, 但衛生問題卻常常被人們忽視。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教授沈雁英表示, 保溫杯不及時清洗或使用不當, 會導致大量細菌藏匿其中。 細心的人會發現, 保溫杯存在更多衛生死角, 比如內膽、瓶蓋縫隙等。 正常清洗時, 手很難接觸到這些地方。 她說, 保溫杯內溫度適宜、環境濕潤, 易滋生各種細菌。 而且口腔本身就是“有菌”環境, 喝水、蓋上瓶蓋……每天反復多次會讓附著在杯口的細菌越來越多地積累在瓶蓋縫隙內, 極易隨水入口。

小孩們比較愛用的按壓式保溫杯隱患可能更大。 由於其瓶蓋上有一個類似於“閥門”的按鈕, 所以每次倒水前, 都需用手按下按鈕, 若手不乾淨, 細菌就有可能沾染在按鈕上, 讓風險加倍。 另外, 不少人都有隨身攜帶保溫杯的習慣, 杯身與各種物品接觸頻繁, 表層衛生一樣令人堪憂。

臺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教授林中英曾做過一個測試, 結果發現, 保溫杯內壁、杯口及杯蓋中存在數不清的細菌和 微生物, 是飲水的一大健康問題, 值得引起重視。

除了衛生容易被忽視外, 很多人使用保溫杯還存在一些誤區, 比如, 有些人喜歡用來泡茶、有些人習慣用來裝牛奶或飲料。 沈雁英說, 泡茶又不注重清洗會讓杯內產生異味和茶垢;牛奶、豆漿等高蛋白質飲料在保溫狀況下易變質,

還會黏附在內壁, 讓清洗變得困難;碳酸飲料、果汁等含酸性物質, 長期會溶出內壁的鎳鉻金屬等。

如何正確使用保溫杯, 需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 每天徹底清洗一次。 這是防止產生異味和污漬的根本方法, 清洗時千萬不能只是簡單用水沖一下, 杯面、內膽、瓶蓋都要照顧到。

第二, 先洗內膽再洗瓶蓋。 一般來說, 正確步驟是:瓶內放少量食鹽, 加溫水晃勻, 浸泡5~10分鐘;取下杯蓋, 在牙刷上擠點牙膏, 輕輕刷洗瓶蓋縫隙;杯子內外整體用清水沖洗一遍;洗完不要馬上蓋蓋子, 應徹底晾乾再蓋, 以免不銹鋼保溫杯發臭。

第三, 別泡茶或裝飲料。 保溫杯最好單純用來喝水, 忌泡茶, 裝飲料、乳製品或中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