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教師應該要如何防范職業病

眾所周知, 教師是一份十分辛苦的職業。 他們經常要伏案低頭工作, 要長期站在講臺上, 而且經常需要大聲說話, 傷害到嗓子。 這樣辛苦的工作很容易讓她們患上一些職業病。 如果教師想要一個健康的身體, 就要懂得一些鍛煉方法和保健知識, 這樣才能防范職業病的發生。


一般來說, 教師是十分容易患上職業病的。 如果教師朋友不太注意日常的保健, 很容易患上肩頸痛、靜脈曲張、慢性咽炎等職業病。 接下來, 我們一起來看下應該要如何防范這些職業病。


癥狀一:肩頸痛

由于要備課、批改作業, 教師需要長時間伏案低頭工作, 姿勢持續固定不變, 造成頸部肌肉緊張, 這很容易引起肩頸痛。 尤其是對40歲以上的中年教師來說, 常常因為頸部肌肉和韌帶的慢性損傷, 而演變成頸椎病。

建議:應該盡量避免長期不變的伏案姿勢, 隔一個小時就休息一會兒。

做做頸椎保健操:一是后腦勺頂墻運動, 每次頂住要堅持幾分鐘, 然后松開, 再反復;二是聳肩運動;三是做頭部米字運動(適合頸肩肌肉酸、脹、累、痛等癥狀)。 米字運動需要頭部先后向八個方向運動, 但切忌頭部轉圈。 頭部先向一個方向傾斜, 停留5秒, 然后直立5秒, 再向下一個方向傾斜5秒, 如此反復8個方向。

此外, 最好每天堅持1個小時以上的有氧運動, 如慢跑、快走、球類運動、騎自行車等。 據調查, 每天運動1小時以上的教師與每天運動1小時以下的教師進行分組對比, 運動1小時以上的教師頸椎病、痔瘡發病率明顯低于每天運動1小時以下的教師。


癥狀二: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在教師中較為常見, 這是由于持久站立、體力活動強度大而引起的。

教師講課時久站, 下肢靜脈中的血液長時間不能向心臟回流, 都淤積在腿和腳的靜脈里, 腿腳腫脹不說, 腿上還會出現像蚯蚓一樣的青筋。

建議:在課堂講課時, 可以嘗試將身體重心交替由一只腳移到另一只腳上, 始終保持一只腳處在休息狀態。 平時, 加強雙腿的運動, 促進血液循環:兩腳輪流交替或同時提起腳后跟, 抬高身體;由腳尖著地改為腳后跟著地, 再由腳后跟著地改為腳尖著地;輪流屈伸雙腿, 使腳離開地面。 下課回家后, 多用熱水敷腿、泡腳, 做做踝關節的屈伸活動, 也是很好的緩解方式。


癥狀三:慢性咽炎

教師講課時需要長時間用力地大聲說話, 若不注意保護嗓音, 容易使聲帶水腫、充血或發生小結,

加之長期受粉塵刺激, 或有急性喉炎多發史, 則更易使鄰近組織慢性炎癥蔓延, 從而導致慢性咽炎。 患上慢性咽炎的人經常會感到咽喉干燥、灼熱, 又疼又癢, 尤其是過度勞累和氣候變化的時候最明顯, 說話聲音非常沙啞, 有的甚至出現短暫失聲。

建議:注意用嗓衛生, 上課時切勿太大聲或急切地說話, 修正講話的方式, 胸式呼吸改為腹式呼吸。 平時可多做跑步、打球等運動, 這樣不但能增強體質, 還能增大肺活量, 為吸氣、呼氣和發音奠定良好的基礎。 另外, 推薦一種“計數呼吸訓練法”, 吸氣時默念“123”, 呼氣時默念“4567”, 呼氣階段數字量要多于吸氣階段, 數字之間均勻間隔。 這種方法簡單易行, 若持之以恒可以鍛煉呼吸肌,

改善發音。 平時多喝溫開水, 用薄荷口含片潤喉, 以刺激唾液分泌, 潤滑喉嚨。


癥狀四:心理問題

工作強度、升學壓力等, 漸漸成了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 因此, 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成了新的課題。 需要在教師中普及心理衛生知識, 讓他們掌握疏導不良情緒的方法。

建議:要注意勞逸結合, 參加體腦交替、動靜交替的活動, 如乒乓球、羽毛球等, 以緩解心理壓力。 特別是年輕教師, 可以參加長跑、登山和拓展訓練等, 鍛煉自己的意志, 更好地面對各種挑戰。 工作之余, 還可以多欣賞一下音樂、藝術作品等, 有助于調節情緒, 保持心情愉快、豁達。


溫馨提示:從上文我們不難知道, 教師這項職業確實十分辛苦。 在平常的日子里, 教師應該要多鍛煉身體、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這樣才能有助于防范職業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