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適當運動間接提高癌癥治愈率

德國癌癥研究中心和海德堡國家腫瘤疾病中心的科學家近日稱, 他們參與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 經常鍛煉不僅可以降低患癌風險, 還有助于治療癌癥。 經常運動的癌癥病人會感覺身體更加有力, 更少患治療后病人常見的慢性疲勞綜合征。

得益于現代化治療手段, 目前一半以上的癌癥患者生存期明顯延長。 然而, 治療的成功往往伴隨著嚴重副作用, 甚至在治療后, 許多人身體虛弱, 患上慢性疲勞綜合征, 最終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 中度至較強的運動有利于減輕癌癥治療的副作用,

改善生活質量。 德國癌癥中心的項目研究人員卡倫·施泰因多夫表示, 個體患者不僅受益于運動后身體健康的改善, 還有信心將化療按計劃進行下去, 從而間接提高治愈率。 然而研究也顯示, 運動療法的效果因人而異。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專家勞琳·布法特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開展了運動治療癌癥效果的研究。 他們綜合了患者34項數據, 研究癌癥治療期間和治療后產生的慢性疲勞綜合征, 并考察了運動對身體耐力、肌肉力量以及對日常生活中自我感覺的身體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結果顯示, 運動治療對癌癥患者個體效果不盡相同。 結合每一個癌癥病人的個性化需求進行運動治療, 能夠取得更有效的結果。

總的來說, 所有患者在癌癥治療期間適當運動都是有益的, 無論其初始水平如何。 在完成治療后, 適度的力量訓練似乎可以提高運動能力較差患者的生活質量;已經具有中等至良好健康狀況的患者需要更多的強化訓練;而在進行強化治療期間, 患者不宜進行鍛煉。 施泰因多夫總結說:“基本上, 我們堅信所有癌癥患者都可以從耐力和力量訓練中受益。 ”

[責編: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