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慢性腦缺血成為你的健康隱患
9月21日是阿爾茨海默症日, 提醒我們要多關注我們以及我們的父母長輩。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該症狀有個通俗的叫法“老年癡呆症”。 日前, 國際阿爾茨海默症聯合會公佈的《世界阿爾茨海默症2015年報告》稱, 隨著世界人口的老齡化程度加快, 老年癡呆症患者人數將出現成倍增長。 隨著“癡呆”症發病率的上升, 人們對其防治有了更多的關注。 研究發現, 在老年“癡呆”症和“腦梗死”的發病前期絕大部分患者都曾長期有慢性腦供血不足的存在。
一、這些症狀幫助你發現慢性腦缺血
45歲的劉先生有點高血壓, 血脂也高,
(1)頭暈。
(2)肢體麻木, 突然感到一側臉部或手腳麻木,
(3)暫時的吐字不清或講話不靈。
(4)肢無力或活動不靈。
(5)頭痛。
(6)突然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暈倒。
(7)短暫的意識喪失或個性和智力的突然變化。
(8)全身明顯乏力, 肢體軟弱無力。
(9)整天昏昏沉沉的欲睡——嗜睡狀態。
(10)一側或某一肢體不自主地抽動。
(11)患者突然但暫時出現的視物不清。
(12)一側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 持物跌落, 出現“剃鬚刀跌落”現象等等。
二、慢性腦缺血的四大原因
任何原因引起的顱內外動脈口徑變小或血管變硬, 都可減少腦供血。 在諸多使腦血管變狹窄的原因中, 最主要的是動脈粥樣硬化。 (1)血管壁受損, 管腔狹窄——腦動脈硬化, 管壁硬化斑形成, 管腔狹窄、變細、血管阻力增加致血流量減少, 尤其在連續長時間用腦過度後,
三、慢性腦缺血的預防
慢性腦缺血發病率高, 有年輕化趨勢;常是腦梗塞和老年癡呆的前奏,
(1) 按照大腦喜歡的方式作息生活。
日常飲食裡多吃補血、含鐵豐富的食物以及富含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的食物。 平時多吃新鮮蔬菜(如洋蔥、番茄等)、水果、魚、黑木耳、少量醋、幹紅葡萄酒等, 可以起抗氧化作用, 延緩腦動脈硬化的發生。 最好睡前喝一杯水。 要適當的增加戶外活動:如快走、慢跑、散步等, 每次30-40分鐘, 每週至少5天, 或者打打太極拳、垂釣、登山等。 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用腦:平時看看電視、報紙;做些手工勞作或家務事;也可以參加一些文體活動, 如唱歌、跳舞、書法、打球等, 調製性情, 增強腦的思維活動;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疲勞。
(2) 選擇中成藥養血清腦治療和預防慢性腦缺血。
中醫認為, 慢性腦缺血一般是以肝血不足, 肝陽化風為主證, 這與養血清腦的功能主治非常吻合, 即“養血平肝, 活血通絡”。 而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 養血清腦能夠改善腦迴圈的不良狀態。 可以增加腦流量, 改善微循環, 防止大腦神經細胞衰退甚至凋亡, 恢復腦疲勞, 改善大腦病理生理狀態。 所以, 在臨床上大多數專家會推薦養血清腦(顆粒/丸), 對其引起的頭暈、頭痛、失眠多夢、心煩易怒等症狀的效果極佳。 但一定不要以為症狀改善了, 就不用再繼續服用藥物了。 因為, 該疾病的病理基礎是腦動脈硬化, 其中包括小血管硬化(也稱玻璃樣改變), 這些病理變化是循序漸進, 即進展性病理過程, 並非短時間治療就可以得到根本性治療結果。
(3) 艾灸百會穴。
中醫學認為, 慢性腦缺血是由體虛或平素氣血虧虛或勞累過度或飲食失常等導致氣虛, 不能正常運行氣血, 瘀滯於經脈腦絡, 使清竅閉阻, 虛風內動所引起的, 患者嘗嘗表現出頭重、失眠、頭痛、耳鳴、眩暈、乏力等症狀。 百會穴為諸陽之會, 具有升清降濁、通利腦竅;艾葉具有醒腦開竅、溫經通絡, 行氣活血之力, 二者相合可以升腦補氣血, 疏通頭頸部脈絡, 使腦部得氣血充養。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路, 發佈本文為傳遞更多資訊之用, 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