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春季降溫又降雨 輕薄著裝不可取

初春薄、透、露的代價

發冷、發燒、咽痛, 而膝關節也受害, 它是最容易受風寒侵襲的關節部位。 對於沒有風濕病的人來說同樣應該保暖,

許多風濕病人的首次發病就是因受了風寒引起的。

春季氣候的特點, 古人概括為“溫”, 並謂之春季多風病。 這是春季氣候及與氣候有關的致病因素總的特徵,春季3個月尚有所不同,那麼生活起居飲食也會有所不同。

初春切莫薄、透、露

每年的初春時節, 風濕病人都會明顯增多, 天氣的潮濕和風寒是其主要發病誘因。 俗話說“春捂秋凍”, 在這種由冷轉暖的天氣裡應該特別注意保暖和防潮, 尤其是足部和腿部要穿得更暖和些。

“寒從腳起”, 下半身多穿一條褲子甚過於上半身多穿兩件毛衣。 有些愛美的女士迫不及待地穿起了漂亮的裙裝, 這也不利於健康。 下面小編就教你幾招在初春時節你也可以美麗動人!

“春捂”部位:“首足”兩頭

由於早春天氣乍暖還寒, 早晚低溫, 細菌病毒活躍, 人容易生病, 重點“捂”頭頸與雙腳, 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 寒多自下而起, 因此中國古代養生家提出了春令衣著宜“下厚上薄”的主張, 《老老恒言》也有“春凍未泮, 下體寧過於暖,

上體無妨略減”之說。 傳統養生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 因為人體下身的血液迴圈要比上部差, 容易遭到風寒侵襲。 春天還是流腦、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的多發季節, 這些疾病的發生雖與細菌、病毒感染有關, 但感染後發病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體質和起居調養。 不忙脫衣, “春捂”得法, 可有效減少發病幾率。

“春捂”的最佳時機

隨著醫療氣象學的興起, 科學家對春捂有了許多更科學、更具體的研究, 提出了一些供人們在實踐中便於“操作”的資料, 姑且稱它是春捂指數。

時間: 7-14天最佳

捂上身的衣衫, 隨著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 而減得太快, 就可能出現“一向單衫耐得凍, 乍脫棉衣凍成病”。 醫學家發現, 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

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了, 也得再捂7天左右, 體弱者或高齡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適應。 減得過快有可能凍出病來。

時機:冷空氣到來前1-2天

醫療氣象學家發現, 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 比如感冒、消化不良,

早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 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 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驟然增加。 因此捂的最佳時機, 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 再晚便是雨後送傘了。

信號:日夜溫差大8℃時

春天的天氣, 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 春暖花開, 刹那間則可能寒流湧動, “花開又被風吹落”, 讓你回味冬日的肅殺。 面對“孩兒臉”似的春天, 你得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 而何時加衣呢?現在認為, 日夜溫差大8℃時是該捂的信號。

氣溫:15℃是臨界溫度

研究表明, 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說, 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也就是說, 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 就可以不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