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富孩子病”,從小就得防

最近, 英國《金融時報》一篇“富孩子病”的文章指出, “富孩子病”的早期症狀包括花父母錢理所當然的心態、花錢無節制、有錢必花光的行為習慣, 危險的是這些年輕人上大學後, 症狀更加嚴重, 如果放任不管, 這種社會病會讓人在財務上陷入災難。

中小學生花錢雇同學背書包寫作業、揮霍父母血汗錢為網紅女主播打賞的報導屢見不鮮;一些父母經常抱怨, 出門在外讀大學的子女平時不聯繫, 一聯繫就是開口要錢;有些年輕人主動放棄就業, 專職在家依靠父母……以上種種現象, 無不是“富孩子病”流行的典型反映。

“富孩子病”不是家庭優渥孩子的專利, 家境不好的孩子身上同樣存在。 相當數量的中國家長堅持認為, 對孩子物質需求千方百計地滿足是表達愛的最好方式, 對於孩子的要求往往來者不拒, 助長了孩子“伸手要錢”的行為和不勞而獲的懶人心態。 在物質至上的社會價值導向下, 年輕人乃至家長自身在消費方面也深受攀比消費與從眾心理的裹挾, 年輕人對金錢的價值和獲取金錢的艱辛過程缺乏深刻理解, 外加線上消費支付的便捷性, 都極大刺激了當代年輕人的金錢需求。

解決“富孩子病”, 首先要抓好家庭教育的源頭。 家長應充分重視孩子的心理建設, 在滿足孩子吃穿住用行物質需求的同時, 自覺摒棄攀比心理,

更多以真善美的標準評價人事物, 注重給予孩子充足的陪伴、交流與鼓勵, 努力培養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與健康的價值體系, 逐步獲得不依賴於外在物質標準的安全感和自我接納。 其次, 從小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養成對師長及親朋好友的物質饋贈與支持幫助表達謝意的習慣, 理解自身所獲得的東西並非理所當然。 支持孩子多參與力所能及的公益志願活動, 扶危濟困, 回饋社會, 從中體驗人世間遠高於金錢的珍貴價值。 同時,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努力拓展生活空間, 創造職業體驗機會, 鼓勵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適當兼職, 體驗賺錢的不易, 更加理解金錢的價值, 懂得體諒父母, 自覺樹立理性消費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