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直腸脫垂

概述
肛管、直腸和乙狀結腸向下移位稱為肛管直腸脫垂。 如果只是粘膜下脫的臨床上稱不完全脫垂;直腸全層下脫稱完全脫垂。 脫垂部分於直腸內即內脫垂, 肛門外者為外脫垂。

病因
病因有病後營養不良, 坐骨直腸窩內脂肪減少, 支持作用下降。 如便秘、腹瀉及長期咳嗽、腹內壓增加致使腸粘膜下脫。 此外, 3期內痔, 直腸息肉及腫瘤引起粘膜下脫。 慢性便秘, 腸疾病及精神原因, 長期用力, 腹內壓力過度升高致直腸尾骨和肛提及其韌帶萎縮鬆弛、肛提肌裂孔擴大, 盆內臟器經裂孔脫出造成脫垂。 重者因肛提肌機能不良,

而致括約肌變性, 直腸容積減少可造成病人的肛門失禁。

症狀
有初起常有便秘、排便無規律, 總感覺直腸滿脹和排便不淨。 在排便的時候有腫物脫出, 但可自行縮回。 時間較久的行走及用力都能脫出, 常需要送回。 由於經常脫出而排出粘液污染內褲。 腸粘膜受損傷發生潰瘍時還可引起出血和腹瀉。 肛門和直腸感覺較遲鈍。 肛門以上內脫垂症狀常無變化, 主要是在排便後感覺未完全排空, 總用力才有排空感。 脫垂在直腸內反復下降和回縮, 引起粘膜充血水腫, 常由肛門流出大量粘液和血性物。 患者常感盆部和腰骶部墜脹、拖拽, 會陰部及股後部鈍痛等。

檢查
常規物理檢查。

治療
治療肛管直腸脫垂疾病治療方法較多,

根據脫垂部位及程度分類簡易、複雜手法不一。 因而在治療前必須對患者進行檢查。 由於不完全脫垂是直腸下部粘膜與肌層分離向下移位形成皺折;完全脫垂主要是直腸膀胱或直腸子宮陷凹太深成為疝囊, 腸袢壓迫使直腸前壁突入直腸壺腹後經肛管脫出肛門。 檢查明確對選擇治療方法很重要。 治療時, 不完全脫垂採用Nd∶YAG鐳射治療療效比較好;完全脫垂者用Nd∶YAG鐳射或CO2鐳射切除治療, 後者相對較複雜, 手術難度高。 鐳射治療必須高度重視, 手術中切不可損傷全腸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