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趴著睡心腦都受罪

48歲的張先生患有高血壓, 心臟功能也不是太好。 最近因為工作特別忙, 他每天中午都要趴在辦公桌上小睡一會。 兩天前, 張先生睡醒後剛起身, 就感到胸口陣陣發緊, 接著頭暈目眩、噁心, 一個趔趄就栽在椅子上。 同事趕緊送他到醫院, 醫生告訴他, 這是由於趴在桌子上時間過長, 壓迫頸部動脈, 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 對他這樣的高血壓病人, 如果繼續耽誤, 很可能誘發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後果。

小憩時, 很多人往往隨便往桌子上趴一趴, 或者找個長椅隨便一躺。 殊不知, 這些不良姿勢, 對心腦血管健康影響很大。

頭部過度前傾或後仰, 會壓迫頸動脈, 導致大腦缺血缺氧, 出現頭痛、頭暈等症狀。 如果本身就有頸動脈狹窄或心臟供血不足, 這種姿勢無疑雪上加霜。 此外, 趴著睡還會使胸部受壓, 直接影響呼吸, 加重心臟負荷。

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家裡, 休息時最好在床或沙發上躺下。 實在不能平躺的話, 也要在就在腦後或胸前墊一個柔軟的靠墊或枕頭作為緩衝, 而不要把頭直接耷拉在椅背上或枕在胳膊上。 心臟不好、血壓高的人尤其要注意, 最好把床傾斜10—15度, 採用頭高腳低的右側臥位躺下休息, 這種姿勢能減少回心血量, 減輕心臟負荷, 有利於心臟休息。

此外, 心血管病患者睡醒後一定不要立即起身, 不妨先在床上躺一兩分鐘,

然後輕輕起身坐一兩分鐘後, 再慢慢下地。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楊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