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八個有損健康的平民美食
![](/uploads/E/8F/E8F1CBB584.jpeg)
松花蛋
製作松花蛋需要用一定量的鉛, 多食可引起鉛中毒, 還會造成缺鈣。
臭豆腐
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極易被微生物污染,
這些都是蛋白質分解的腐敗物質, 多食對人體有害。
味精
每人每天味精攝入不應超過6毫克, 過多攝入會使血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升高, 限制了必需的鈣和鎂的利用。
可造成短時期頭痛、噁心等症狀, 對人的生殖系統也會帶來不良影響。
![](/uploads/9/3D/93D6B6AA7A.jpeg)
速食麵
速食麵中含有的食品色素與防腐劑等, 常吃對身體不利。
豬肝
1000克豬肝含有膽固醇高達400毫克以上, 而膽固醇攝入量太多會致動脈硬化, 並加重心血管疾病。
烤牛羊肉
牛羊肉在熏烤過程中會產生如苯並芘這樣的有害物質, 這是誘發癌症的物質。
醃菜
醃菜如醃制得不好, 會含有致癌物質亞硝酸胺。
![](/uploads/7/E2/7E22052519.jpeg)
油條
油條中的明礬是含鋁的無機物, 天天吃油條, 鋁就很難由腎臟排出。
從而對大腦及神經細胞產生毒害, 甚至引發老年性癡呆症。
預防6種易中毒的食物
避免發黴甘蔗
民諺曾說:“清明蔗, 毒過蛇”。 這段時間是甘蔗銷售末期, 甘蔗早已不新鮮, 但卻仍然有不少市民在購買。
專家提醒市民, 購買甘蔗, 應選擇新鮮乾淨無黴點斑, 去皮後色白不發紅。
無酸黴味及酒糟味的蔗肉榨汁, 隨榨隨飲。 黴變的甘蔗會導致甘蔗毒, 引發食物中毒。
![](/uploads/8/A5/8A5AF6FDD6.jpeg)
預防四季豆中毒
四季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 徹底加熱可破壞這兩種有毒物質。 若加熱不徹底, 毒素留存極易導致食物中毒。
四季豆是一種四季都能吃到的蔬菜, 所以, 四季豆中毒一年四季均會發生。 因此, 四季豆必須充分加熱。
在外用餐時, 若發現上桌的四季豆色彩鮮綠, 則要先淺嘗一口, 沒有臭青等異味時, 方可放心食用。
遠離發芽馬鈴薯
馬鈴薯在發芽或未成熟時,
市民應注意把馬鈴薯儲藏在低溫無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不使用發芽多、皮肉變色的馬鈴薯製作菜肴。
芽較少者, 可挖去芽及芽眼周圍部分。
家庭食用青皮馬鈴薯時, 應完全削去0.2釐米以上厚度的皮肉並煮熟煮透, 燒煮時加入少許醋, 能夠破壞毒素。
![](/uploads/A/7A/A7AB529018.jpeg)
小心野蘑菇
春季是引起毒菇中毒的高發季節。 每年均有相當一部分人因採食野蘑菇中毒甚至喪命。
因此, 不要隨意採摘、進食野生蘑菇, 尤其是顏色鮮豔的, 也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蘑菇, 避免吃到有毒蘑菇。
鮮木耳也易中毒
春季是木耳瘋長的季節。 有人認為, 剛採摘的木耳鮮嫩可口, 但專家提醒大家, 新鮮木耳含有一種卟啉類光感物質。
人食用後, 會隨血液迴圈分佈到人體表皮細胞中, 受太陽照射後, 會引發日光性皮炎。
這種有毒光感物質還易被咽喉粘膜吸收, 導致咽喉水腫。
![](/uploads/F/68/F686419E00.jpeg)
新鮮黃花菜不宜多吃
鮮黃花菜裡含有秋水仙堿,本身無毒,但進入人體後,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堿就有毒了。
因此,食用鮮黃花菜前一定要先經過處理,去除秋水仙堿。
可以將鮮黃花菜在開水中焯一下,然後用清水充分浸泡、沖洗,後再行烹調。
食用鮮黃花菜,每次不宜多吃,最好不超過50克。
新鮮黃花菜不宜多吃
鮮黃花菜裡含有秋水仙堿,本身無毒,但進入人體後,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堿就有毒了。
因此,食用鮮黃花菜前一定要先經過處理,去除秋水仙堿。
可以將鮮黃花菜在開水中焯一下,然後用清水充分浸泡、沖洗,後再行烹調。
食用鮮黃花菜,每次不宜多吃,最好不超過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