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六大法教你正確護理腹瀉病人

腹瀉不要採用“饑餓療法”

有人覺得既然已經拉肚子, 就要減輕腸道負擔, 所以腹瀉後採用饑餓療法。 實際上, 這種做法並不科學, 不應提倡。

腹瀉導致身體營養丟失, 所以即使腹瀉也要補充營養, 進行合理的腹瀉飲食治療, 目的是預防並糾正體內水分及電解質平衡失調, 改善營養狀況, 避免腸道的機械性及化學性刺激, 有利於病情早日恢復。

怎樣護理腹瀉病人

腹瀉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疾病, 對人體的消耗很大, 因此, 掌握一些治療和護理腹瀉的常識, 是十分必要的。

一、將病人大便的性狀、顏色、次數、有無膿血以及大便時有無腹痛等情況詳細記錄下來,

以説明醫生繼續診治。 假如病人是第一次去醫院, 則應該留好大便標本, 交醫護人員化驗, 以便醫生對症下藥。

二、應注意腹瀉病人的飲食調養。 總的原則是吃一些營養豐富、易消化、低油脂的食物, 如稀飯、湯麵等半流食, 使病人胃腸得到休息。

三、腹瀉病人要注意臥床休息, 以減少體力消耗和腸蠕動次數, 另外要注意病人的腹部保溫, 受涼會使病情加重。

四、病人在治療期間要多喝水, 最好是喝口服補液鹽, 以防止腹瀉導致的脫水現象。

五、對腹瀉頻繁的病人要注意肛門護理, 便後應先用吸水性強的軟紙擦拭, 再用熱毛巾拭乾淨。 如病人肛門發紅, 可塗少量軟膏類抗菌素。

六、要搞好家居衛生, 管好病人的糞便, 對病人用過的餐具、便器、臥具都應該消毒, 以避免疾病在家庭中的傳播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