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碳酸鈉和鹽酸反應

碳酸鈉, 人們一般將之稱為“蘇打”, 注意是“蘇打”而不是“小蘇打”, “小蘇打”是碳酸氫鈉, 它就是被經常用來發酵饅頭用的那個這兩個東西雖然聽起來很相似, 但二者的用途可是大不相同。 碳酸鈉和鹽酸的反應在教學方面是一個重點, 在實際的生產生活運用方面也是有一定的意義哦。 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碳酸鈉和鹽酸的反應。

碳酸鈉,俗名蘇打,純鹼,洗滌堿,化學式:Na2CO3,普通情況下為白色粉末,為強電解質.密度為2.532g/cm3,熔點為851°C,易溶于水,具有鹽的通性. 碳酸鈉是弱酸強鹼鹽.用化學方法制出的Na2CO3比天然鹼純淨,人們因此稱它為“純鹼”. 純鹼是一種重要的大噸位的化工原料,

我記得碳酸鈉(純鹼) 化學式為Na2CO3,俗名純鹼,又稱蘇打,堿灰,一種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純鹼工業的主產品.通常為白色粉末,高溫下易分解,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鹼性.純鹼在潮濕的空氣裡會潮解,慢慢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部分變為碳酸氫鈉,所以包裝要嚴,否則會吸潮結塊,碳酸鈉與水生成Na2CO3·10H2O,Na2CO3·7H2O,Na2CO3·H2O三種水合物,其中Na2CO3·10H2O最為穩定,且溶于水的溶解熱非常小.多應用於照相行業,其商品名稱為碳氧.Na2CO3·10H2O又稱晶堿,以前,晶堿常用於家庭洗滌和洗羊毛,故又稱“洗濯堿”。

而關於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的實驗的討論一直受廣大教師的關注, 同時又是新舊教材中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之一。 在深入分析這一實驗的直接目的和間接意義的基礎上, 結合高中化學新課程, 對已有研究中的反應速率、反應機理、反應熱效應和鑒別方法等問題進行進一步的討論與分析。

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化學》第一冊32頁的一個實驗: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3 mL稀鹽酸, 將兩個裝有0.3 g Na2CO3或NaHCO3粉末的小氣球分別套在兩支試管口。 將氣球內的Na2CO3和NaHCO3同時倒入試管中, 觀察反應現象。 《化學教育》和《化學教學》也曾多次刊登相關的研究論文以改進這一實驗。 由此可見, 這一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焦點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