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包肉番茄醬汁怎麼做
鍋包肉是在東北地區十分著名的特色食物, 因其有著鮮美的味道以及豐富的營養價值, 而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鍋包肉有很多具體的類型, 如果喜歡吃番茄的話, 那麼就可以根據一定的烹飪方法來製作番茄版鍋包肉。 那麼, 番茄版鍋包肉的做法是什麼呢?下文將對此進行介紹!
一、食物簡介
鍋包肉, 原名鍋爆肉, 是一道東北菜。 鍋包肉是為適應外賓口味, 把鹹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 通常將豬裡脊肉切片醃入味, 裹上炸漿, 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 再下鍋拌炒勾芡即成。
成菜色澤金黃, 口味酸甜。
二、番茄醬版鍋包肉製作步驟
1、裡脊肉切成1.5mm左右的厚片, 用鹽, 雞精, 料酒拌勻醃制一下(我平生最不愛切肉, 拿肉都是難為我了, 我想等媽媽回來切, 誰知到左等右等, 等到了十二點, 還是我自己動手, 我愛吃酸, 所以最後調汁的時候加番茄醬,
2、蔥薑切絲, 青椒切絲, 最後調製芡汁用。
3、澱粉加少許水拌成澱粉糊, 拌入醃制好的肉片, 讓每片肉都均勻的掛上糊。
4、鍋內放油, 把掛好糊的肉片放鍋內炸至金黃撈出。
5、炒鍋內放油倒入第2部的料汁和蔥薑絲, 青椒絲快速翻炒均勻。
6、倒入番茄醬、醋、少許生抽、少許料酒、水澱粉。
7、最後, 將炸制好的肉片兒倒入芡汁兒裡, 翻炒至每片肉都蘸上芡汁, 灑上香蔥, 酸酸甜甜, 香味兒濃郁的鍋包肉就做好了。
三、鍋包肉的營養價值
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 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 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豬裡脊肉適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濕熱痰滯內蘊者慎服;肥胖、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豬裡脊肉食療作用:味甘咸、性平, 入脾、胃、腎經;
補腎養血, 滋陰潤燥;
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 潤肌膚, 利二便和止消渴。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乾咳、便秘和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