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食療調養慢性胃炎
炎症比較表淺, 局限在胃黏膜表面一層(不超過三分之一), 稱為慢性淺表性胃炎, 多表現為上腹脹痛、隱痛、鈍痛或灼痛, 食欲下降、噯氣、泛酸、噁心等;而炎症波及胃黏膜的全層,
專家教你食療調養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 那麼患了胃病應該怎麼吃呢?其實食物和藥物一樣具有四氣五味, 也要對應人體的寒熱虛實, 如用之不當, 不僅會食之無效, 甚至還會有相反的作用。 慢性胃病也一樣, 食療也應辨證服用, 才能發揮最大的療效。
肝胃鬱熱證
常見症狀:胃脘脹悶, 口苦口幹有異味, 大便偏幹, 胃痛心煩, 舌黃厚膩, 年輕人臉上易長痤瘡。
飲食調理:避免辛辣食物和煙酒、濃茶, 少吃方便速食、肉類和煎炸之品, 多食銀耳羹、鯽魚糯米粥(鯽魚2條, 糯米50克, 將鯽魚去腸雜後與糯米同煮粥, 早晚餐食用, 宜長期服用)等。
脾胃不和證
常見症狀:進餐後胃中飽滿, 打嗝泛酸, 腹脹, 食欲差。
飲食調理:犯病期間可喝些白蘿蔔湯, 或將蘿蔔切細絲加花椒、大茴香炒燉, 至軟爛食用;對於胃酸分泌過多者, 應禁食肉湯, 可喝牛奶、豆漿, 吃饅頭或麵包, 以中和胃酸;胸腹脹滿、嗝聲不斷者, 可選用橘皮15克, 柿蒂10克, 薑汁適量, 水煮取汁飲用。
胃陰不足證
常見症狀:進食無味, 口乾咽燥, 手腳心熱, 舌紅少苔。
飲食調理:此型胃炎多見於萎縮性胃炎, 胃酸分泌減少。 犯病期間可進食肉湯、雞湯等味道鮮美的食物, 以刺激胃液分泌, 幫助消化;口乾咽燥者可將鴨梨去皮去核, 切片放入涼開水中, 再放少許冰糖, 加蓋浸泡 4 小時, 口幹即飲, 不拘時;長期調理者, 可用山藥、枸杞、玉竹等生津健脾藥煮粥;上腹脹滿者, 可在粥快熟時, 加玫瑰花5克, 稍煮片刻食用。
脾胃虛寒證
常見症狀:腹脹腹滿, 食欲差, 乏力怕冷, 受涼或吃油膩食物後易犯病, 舌淡苔白。
飲食調理:避免生冷和含纖維較多的食物, 如芹菜、韭菜等。 烹調方法以燉、煨為主。 虛寒體質、手腳怕冷者可多吃助陽之物, 如蘿蔔羊肉湯(羊肉、豌豆各100克, 蘋果150克, 蘿蔔300克, 香菜、薑、鹽、醋各少許。 先將羊肉洗淨, 切成小塊, 香菜洗淨切成段, 然後將豌豆、蘋果、羊肉、薑放入鍋內, 加清水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