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臺灣三顆針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Tái Wān Sān Kē Zhēn

【別名】川上氏小檗、黑實檗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臺灣小檗的根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

採收和儲藏:秋季采根, 除去鬚根, 洗淨, 切段, 曬乾。 春、夏采葉, 洗淨, 曬乾。

【化學成份】根含小檗堿(berberine), 掌葉防已堿(palmatine), 藥根堿(jatrorrhizine)小檗胺(berbamine), 異粉防已堿(isotetrandrine)及木蘭花堿(magnoflorine)。

【鑒別】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少許於載玻片上, 滴加5%鹽酸1滴, 加蓋玻片, 放置片刻, 鏡檢, 可見大量黃色針狀、針簇狀及杆狀結晶析出。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 主濕熱腹瀉;痢疾;口瘡;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15g。 外用:適量, 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