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運動6個原則:下午4-6點運動最適合
不少人認為, 得了心臟病應多休息, 避免運動。 但是, 臺灣《康健》雜誌網站日前報導, 臨床研究發現, 心臟病人如果不進行鍛煉, 會導致心臟功能持續惡化, 進一步降低運動能力。 為了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心血管病人應積極進行科學的鍛煉, 並遵循以下原則:
1. 切忌憋氣。 心血管病人可以從事低強度、較長時間的運動, 但要避免憋氣。 因為憋氣會使胸腔壓力升高, 影響心臟的充盈, 導致外周供血不足。 如果患者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供血不足, 很容易造成腦缺血和心絞痛。
2. 適合有氧運動。 只要不超過體力範圍,
3. 延長熱身時間。 健康人一般需要5~10分鐘的熱身運動即可, 心血管病人可延長至15~20分鐘。 建議先從下肢、大肌肉群做起, 增加血流量, 再做上肢、手部肌肉運動, 幅度不應過大。
4. 若有不適, 逐漸放慢動作。 如果出現頭暈、冷汗、胸悶、胸痛、憋氣等症狀, 就應該停止運動。 但是, 要注意不能馬上停止動作。 正確的做法是逐漸放慢, 症狀緩解了再休息, 否則身體無法適應。
5. 下午4~6點運動。 秋冬季節下午溫度適宜, 空氣中含氧量高, 比較適合心血管病人運動。 清晨氣溫偏低, 應延長熱身時間。
6. 運動強度根據心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