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靜脈曲張“蚯蚓腿”有先天因素

“蚯蚓腿”的醫學名稱是靜脈曲張, 在各種血管疾病中, 下肢靜脈曲張所占比例高達90%以上。 下肢靜脈曲張從外觀上來看, 多表現為扭扭曲曲像蚯蚓一樣的青筋突起。

“蚯蚓腿”有先天因素嗎?當然有。 先天的靜脈瓣膜功能不全, 會導致靜脈返流, 形成靜脈曲張。 在人的祖先從爬行進化到直立行走的過程中, 靜脈管壁上出現了向上開放的閥門(瓣膜), 它的作用是只允許血液從肢體向心臟單向流動, 如果出現血液返流瓣膜會自動關閉。 而出現靜脈曲張的人群, 往往靜脈瓣膜功能不全, 無法自動關閉。 當他們處於直立位時就會出現血液自上而下返流,

導致靜脈高壓, 久而久之出現靜脈曲張。 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多數與遺傳因素有關, 也有一部分人群是由於靜脈血栓形成後, 血栓破壞瓣膜導致的後遺症。

老年人和從事久站久坐職業的人容易招上“蚯蚓腿”。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 血管彈性降低、血管壁張力下降, 靜脈瓣膜會出現由輕到重的功能不全, 從而導致靜脈曲張。 長期久站久坐的人, 如教師、司機、醫務人員、公司職員、體力勞動者等, 血流受到重力的持續作用導致返流, 返流的血液長期對靜脈瓣膜造成壓力, 慢慢也會出現瓣膜功能不全, 靜脈高壓導致曲張。 特別要注意, 靜脈曲張患者不宜長時間熱水泡腳, 否則會導致擴張血液淤滯,

加重病情。

“蚯蚓腿”不但影響美觀, 更重要的是導致皮膚營養障礙, 出現皮炎、皮疹、皮膚色素沉著, 繼而出現皮膚破潰、慢性潰瘍、感染等, 經久不愈。 同時, 血液淤滯後容易出現靜脈血栓, 血栓脫落還會引起肺栓塞, 嚴重時可致命。

一些方法可以幫助大家簡單預判靜脈曲張。 從外表看, 早期肢體皮下會出現毛細血管擴張, 久而久之出現皮下血管擴張、迂曲成團, 久站後出現酸脹、疼痛;後期會出現肢體腫脹、可凹性水腫、皮膚瘙癢、皮炎、色素沉著、足靴區潰瘍。 繼發淺表靜脈血栓時, 會出現血栓性靜脈炎, 局部紅、腫、熱、痛, 可觸及條索樣腫物。 如果自己預判患有靜脈曲張, 到醫院後可做兩種檢查:下肢靜脈瓣膜功能檢查及下肢靜脈超聲。

瓣膜功能檢查能明確返流的嚴重程度, 指導進一步的治療方案;超聲主要是探查靜脈內是否存在血栓或狹窄、閉塞等情況, 明確靜脈曲張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 是否存在手術禁忌。 (趙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