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夏三月”如何養生?孟夏保暖、仲夏忌涼、季夏養陰

編者按:立夏已過, 夏天正式拉開了帷幕。 我們知道, 夏季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大節氣, 這段時期稱為“夏三月”, 指的是農曆四、五、六三個月, 又分別稱為孟夏、仲夏、季夏。 雖然都屬於夏季, 但養生方面卻存在差別。

【孟夏:立夏和小滿】

孟夏天氣變化大, 注意保暖。 夏季始於農曆四月, 西曆5月, 謂之孟夏。 包括立夏和小滿兩個節氣。 此時天氣逐漸炎熱, 萬物繁茂, 人們的生理狀態會發生一些改變。 【詳細】

立夏——養心補血, 多吃點“苦”

立夏以後要養心補血。 心血不足, 會有很多表現:比如嘴巴幹、便秘、唇甲色淡、面色少華;有些人還會出現口舌生瘡、入睡困難的反應。

熬夜、睡眠不足, 反過來又會傷陰血。 養心血首先要把握好睡眠, 睡眠長度和品質都要有保證;飲食上, 要把握“春夏養陽”的原則, 選擇溫補陽氣、有辛味生髮的食物, 如生薑、韭菜、大蒜、芥末等;還可選擇祛濕的食物如淮山藥、芡實、赤小豆等, 以去除身體內濕氣。

注意補充蛋白質, 可選擇魚類、肉類, 可以多吃豆類, 選擇深色蔬菜補充維生素。 要少吃生食, 少喝清涼飲料, 多吃甜食少吃酸食, 避免寒涼傷陽氣, 同時用甜食養脾氣, 達到祛濕養脾的目的。 夏季可以適當補充苦味蔬菜, 如苦瓜、苦菜、苦瓜葉等, 用帶苦味的食物養心清熱。 【詳細】

小滿——防暑濕是養生第一招

常把苦菜端上桌

小滿節氣人體生理代謝旺盛,

營養物質消耗會增多, 應及時進補, 且偏於清涼, 切忌過於溫熱, 損耗陰津, 過於寒涼的食物也不要攝入過多。 給大家推薦吃苦菜。

苦菜, 性味苦寒, 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書中指出:“苦菜調十二經脈, 安心益氣, 輕身耐老, 強力明目”。 醃苦菜是夏日佐飯的美味佳餚, 可以爽口開胃、消暑、清心除煩。

夜短更要早點睡

夏天晝長夜短, 對很多人來說, 按點睡覺是個難事兒, 但休息不好, 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 應從小滿開始, 及時調整作息, 保證晚上10點到11點就寢, 早上5點半到6點半起床, 午飯後半小時做短時午睡。 這樣, 等酷夏真正到來, 我們就能養成合理的作息了。 【詳細】

【仲夏:芒種和夏至】

仲夏陽氣盛,

忌冷水浴。 夏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夏, 即農曆五月, 西曆 6月, 包括芒種和夏至兩個節氣 。 【詳細】

芒種——過好苦夏就得養成仨習慣

晚睡早起 午睡補眠

芒種應“夜臥早起, 無厭於日”, 人體適當接受陽光照射, 以順應大自然陽氣充盛的特點, 從而利於人體氣血運行。 但是夏季陽光照射強烈, 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 從而順應旺盛的陽氣, 利於氣血運行、振奮精神。

夏天白晝較長, 睡眠容易受到干擾, 這時候適當的午睡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午睡時間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 對於上班族而言, 若不能午睡, 也可以閉目養神30~50分鐘。 上午11時至下午1時正是心經當令之時, 心要靜養, 夏季在五行中對應於心, 因此夏季午睡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食宜清補 苦夏不苦

夏季飲食應少葷多素, 宜多食蔬果穀物類。 在果蔬中尤其推崇“瓜族”, 如苦瓜、冬瓜、西瓜、香瓜等。 明代李時珍認為粥是夏季最佳飲食。 可將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清心祛暑之品加入粳米中煮粥, 涼後食用可健脾胃, 祛暑熱。 薏米赤小豆粥清熱健脾, 利濕養肝;冬瓜荸薺粥補益胃腸、生津除煩。

夏季在“五味”中對應於苦味, 主入心經, 因此苦味食物大都具有清熱解暑、燥濕堅陰的作用, 芒種後適當吃一些苦味食物, 如苦瓜、蓮子、生菜等, 對人體大有裨益。 正所謂“苦夏食苦夏不苦”。

適量運動 早晚為宜

芒種到夏至, 雖還不到最炎熱難耐的三伏天, 但是此時氣溫也已升高, 尤其是正午時分。

“汗為心之液”, 因此午時運動流汗最易傷心。 對愛運動的人, 建議在氣溫較為涼爽的早晨或者傍晚適當運動。 可在公園、森林等空氣新鮮的地方, 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

雖然有人認為出汗多就是運動到位了, 但是這時運動可別追求大汗淋漓。 本來這時氣溫就較高, 若再劇烈運動, 就會導致汗泄太多, 輕則傷津, 重則耗液, 不但傷陰液, 也會損陽氣。 【詳細】

夏至——跟著運氣來調補

”6月21日為丁酉年夏至日, 《禮記》記載“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 至此, 時序已進入仲夏、盛夏, 這一時段也屬於運氣理論的“三之氣”(5月21日~7月22日)範疇。

按運氣理論分析, 主位太徵火, 客氣陽明金, 結合丁酉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木運不及的運氣特點,

這一時間段可出現心脅暴痛、腹痛便溏、寒熱往來、心系及肝膽脾胃疾病, 易出現發熱、口苦、口幹、口腔潰瘍、痤瘡、血壓不穩定等症情。 《黃帝內經》給出了“以酸補之, 以辛瀉之, 以苦泄之”的治療調攝原則。

果蔬順時有竅門

夏至這一時段除多食絲瓜、瓠子等葫蘆科的時令瓜類蔬菜, 還建議可以吃點番茄、海帶。 番茄微寒, 味甘、酸, 歸肝、肺、胃經, 可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清熱解毒, 番茄可以做蛋湯或番茄肉丸湯、番茄滑肉湯。 海帶鹹、寒, 歸肝、肺、腎、胃經, 有“長壽菜” “海上之蔬”美稱, 也有祛暑等功效, 可以做海帶雞蛋湯或海帶排骨湯, 海帶雖好, 也要注意不能過食, 過量食用會出現剮胃、嘈雜等不適。

夏至時段, 水果的選擇也要注重“時令”性。 柳丁、桃子、楊梅味酸,符合“以酸補之”的原則,同時富含鉀,有利於保持人體電解質及酸堿代謝平衡,使神經肌肉興奮性維持常態,協調心肌收縮與舒張功能。

避暑降溫不貪涼

靈樞·本髒》曰:“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嵇康《養生論》也說過:“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正所謂“心靜自然涼”。 【詳細】

【季夏:小暑和大暑】

季夏氣溫高,避暑養陰。此階段是夏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六月,西曆7月,包括小暑和大暑兩個節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月份,因此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口頭語。 【詳細】

小暑——平心靜氣 少動多靜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節至小暑,也就進入了我們常說的“三伏天”,連風也變得熱浪滾滾。

平心靜氣:

中醫講究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甚則精神失常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功能的集中表現,心神受損則必涉及其他臟腑。故夏季養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子就是這個道理,應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

少動多靜:

炎炎夏季,驕陽普照,地熱蒸騰,正是人體陽氣活動旺盛之時,養生也宜側重于養陽才能順應季節變化。此時,人們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最好堅持“少動多靜”的原則,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徑、撫松竹,還可以在環境清幽的室內讀書習字、品茶吟詩、觀景納涼,運動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

切勿赤膊:

人的體溫調節不僅靠皮膚蒸發,還和皮膚輻射有關。當外界溫度超過37攝氏度時,體溫主要靠皮膚蒸發來散熱;當氣溫繼續升高時,皮膚不但不能通過輻射方式來散熱,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使人感到更加悶熱。所以,赤膊不但不涼爽,反而會感到更熱。小暑節氣,太陽距地面較近,晴天空氣中紫外線含量在一年當中是比較高的,因此赤膊也容易造成曬傷。【詳細】

大暑——講究“清”“靜”

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這個時節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心氣易虧耗,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易生疰夏、中暑等病。

調養心神安然度夏

大暑時節,人們情緒容易煩躁,激動,喜歡亂發脾氣,心情不好,應注意進行日常自我調節。“調息靜心,長如兆雪在心。”是古代夏季養生的原則。日常生活中,切忌過於激動、急躁憤怒。在大暑之日,可斂息涵養心神,壓抑心火,達到“心靜自然涼”的境界。

要吃果蔬也要補充蛋白質

大暑時節,忌食過於生涼食物。早餐要吃熱的食物,以提振胃氣。早晨由於夜晚的陰氣未散,人體內的肌肉、神經、血管還處於收縮狀態,吃冷食會使各個系統收縮得更厲害,不利於身體健康。 【詳細】 柳丁、桃子、楊梅味酸,符合“以酸補之”的原則,同時富含鉀,有利於保持人體電解質及酸堿代謝平衡,使神經肌肉興奮性維持常態,協調心肌收縮與舒張功能。

避暑降溫不貪涼

靈樞·本髒》曰:“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嵇康《養生論》也說過:“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正所謂“心靜自然涼”。 【詳細】

【季夏:小暑和大暑】

季夏氣溫高,避暑養陰。此階段是夏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六月,西曆7月,包括小暑和大暑兩個節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月份,因此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口頭語。 【詳細】

小暑——平心靜氣 少動多靜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節至小暑,也就進入了我們常說的“三伏天”,連風也變得熱浪滾滾。

平心靜氣:

中醫講究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甚則精神失常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功能的集中表現,心神受損則必涉及其他臟腑。故夏季養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子就是這個道理,應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

少動多靜:

炎炎夏季,驕陽普照,地熱蒸騰,正是人體陽氣活動旺盛之時,養生也宜側重于養陽才能順應季節變化。此時,人們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最好堅持“少動多靜”的原則,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徑、撫松竹,還可以在環境清幽的室內讀書習字、品茶吟詩、觀景納涼,運動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

切勿赤膊:

人的體溫調節不僅靠皮膚蒸發,還和皮膚輻射有關。當外界溫度超過37攝氏度時,體溫主要靠皮膚蒸發來散熱;當氣溫繼續升高時,皮膚不但不能通過輻射方式來散熱,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使人感到更加悶熱。所以,赤膊不但不涼爽,反而會感到更熱。小暑節氣,太陽距地面較近,晴天空氣中紫外線含量在一年當中是比較高的,因此赤膊也容易造成曬傷。【詳細】

大暑——講究“清”“靜”

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這個時節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心氣易虧耗,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易生疰夏、中暑等病。

調養心神安然度夏

大暑時節,人們情緒容易煩躁,激動,喜歡亂發脾氣,心情不好,應注意進行日常自我調節。“調息靜心,長如兆雪在心。”是古代夏季養生的原則。日常生活中,切忌過於激動、急躁憤怒。在大暑之日,可斂息涵養心神,壓抑心火,達到“心靜自然涼”的境界。

要吃果蔬也要補充蛋白質

大暑時節,忌食過於生涼食物。早餐要吃熱的食物,以提振胃氣。早晨由於夜晚的陰氣未散,人體內的肌肉、神經、血管還處於收縮狀態,吃冷食會使各個系統收縮得更厲害,不利於身體健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