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經驗爸爸 分享開心育兒經

傳統的教育方式在很多方面與西方的教育方式是存在很大差別的, 當傳統教育方式與西文教育方式相碰, 是否會碰出愛的火花呢?爸爸媽媽們一起來了解下老外爸爸的育兒心經吧!看看東方教育與西文教育的不同之處到底在哪兒。

和寶寶一起動手是添亂?

家有老外爸爸, 那絕對是一件令媽咪哭笑不得的趣事。 因為無論做什么, 老爸們都要給機會給孩子一起動手。 比如媽咪說要老爸把家里收拾一下, 結果父子在家里一起幫忙收拾, 收拾的結局可能是越收拾越亂, 但父子之間卻玩得瘋了起來, 把媽咪交待的任務當成了一次有趣的游戲。 正是老外爸爸的這種教育方式, 孩子在玩中學, 在學中玩, 即獲得了知識又獲得了快樂, 孩子的童年充滿了歡聲笑語, 過得很快樂也很幸福。

放開手讓寶寶來是添堵?

許多中國爸爸總是怕孩子自己搞不定,

因而總是主動幫助孩子。 就像孩子剛學會走路, 走起來高低不平, 歪歪扭扭的時候, 中國父親會走上前去牽起孩子的手, 讓孩子在自己的幫助之下學走。 而老外爸爸則可能讓孩子自己學走, 當孩子摔倒了, 他們才把孩子扶起來。 放開手才能讓孩子真正成長起來, 西方的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往往更獨立, 更具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多贊美寶寶是愛泛濫?


就算孩子做得很糟糕, 或是與成人想象之中的差距太遠, 外國老爸都會用坦然的心態去面對, 并且對孩子給出鼓勵和贊美, 顯然中國爸爸很難做到這一點。 他們總是強調要怎么做, 怎么做才最好, 做得不對需要重來等等。 相反外國老爸們則會說:“看起來還不錯嘛!你需要幫助嗎?不如我們一起動手好嗎?”給孩子一個鼓勵的眼神, 一個提供幫助的機會都能激發起孩子們無限的動力和精神, 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做得更好。

陪伴孩子是失去奮斗心?


在國外, 也許是因為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不同, 父母不愿意和年輕人一樣疲于奔命, 他們更愿意抽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和親人。 父親就像一個大朋友一樣和孩子一起散步、聊天、玩游戲, 騎車, 出去夏令營。 父親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 孩子的童年也因和父親的陪伴而過得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