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杉木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Shā Mù

【別名】杉材(《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杉科植物杉的心材及樹枝。

【性味】

辛, 微溫。

①《別錄》:微溫, 無毒。

②《日華子本草》:味辛。

③《本草匯言》:辛苦, 氣溫, 無毒。

【歸經】

入脾、胃經。

①《本草經疏》:入足陽明經。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

【功能主治】

辟穢, 止痛, 散濕毒, 下逆氣。 治漆瘡, 風濕毒瘡, 腳氣, 奔豚, 心腹脹痛。

①《別錄》:主療漆瘡。

②《唐本草》:水煮汁, 浸捋腳氣腫滿;服之療心腹脹痛, 去惡氣。

③《日華子本草》:治風毒奔豚, 霍亂上氣, 煎湯服並淋洗。

④《本草蒙筌》:煎服主心腹脹痛, 及卒暴心痛;淋洗療風疹癢瘡。

⑤《本經逢原》:薄片煮湯, 熏洗臁瘡。

⑥《嶺南采藥錄》:煆灰,

治聲嘶喉痛, 跌打駁骨。

⑦《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枝:順氣, 消腹腫, 痰滯。 治肺癰, 小兒陰腫。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熏洗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內服:煎湯, 1~2兩;或煆存性研末。

【注意】《本草從新》:稍挾虛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