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脊髓灰質炎後遺症的病因和治療

一部分的兒童在出生後會患上一種叫做脊髓灰質炎的病症, 這種病症是有病毒引起的, 會對身體骨骼和脊髓造成本質傷害, 因而在脊髓灰質炎恢復後仍然會產生一定後遺症, 脊髓灰質炎後遺症或許會造成兒童肌肉萎縮或者行動不便等。

一、脊髓灰質炎後遺症病因

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

發病後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質運動神經, 中心區神經細胞壞死, 中心區周圍炎性浸潤、水腫, 導致相應周圍神經癱瘓。 嚴重者, 患兒死于急性期;較輕者, 後遺軀幹及肢體畸形, 故稱嬰兒癱後遺症。

二、脊髓灰質炎後遺症一般治療

1、防止畸形、促進肌肉的恢復及適應癱瘓後的康復治療, 不同階段按不同的重點與要求給予治療。

2、後遺症期(二年後)治療是繼續功能訓練, 支架保護和選用適當的手術治療(如軟組織手術、肌腱移位元元術、骨性手術等)。

三、脊髓灰質炎後遺症飲食原則

患者飲食要遵醫囑給予飲食, 飲食要以稀軟開始到體內逐步適應後再增加其它飲食。 應注重不要吃過多的油脂, 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食物, 患者應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輕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 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欲, 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意機體的需要。

四、脊髓灰質炎後遺症併發症

脊髓灰質炎後遺症的臨床表現基本與先天性、姿態性畸形相似, 所不同的是, 前者為神經源性肌力平衡失調, 導致骨質或關節畸形,

癱瘓的肌肉為不可逆性病變。 而後者則為先天骨質畸形或姿勢不正, 被動牽拉某些肌功能暫時消失, 非神經源性, 畸形矯正後, 肌功能還可恢復, 為可逆性。 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常見的癱瘓肌有:脛前、後肌, 腓骨長、短肌, 股四頭肌, 闊筋膜張肌和臀肌等。 上肢較少發生, 僅以三角肌癱瘓較多見。 脊柱周圍肌癱瘓者更少見。 常見畸形有足部的馬蹄內、外翻足、高弓足、仰趾、爪形趾;膝部的膝內、外翻、反屈;髖部屈曲、外展、外旋;上肢外展功能喪失, 肘部畸形較少。 脊柱以側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