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對付抑鬱要先邁過三道坎

隨著天氣變涼, 不少人逐漸出現渾身乏力、情感低落、反應遲鈍、生活懶散、脾氣變大等症狀。 你知道嗎?這可能是因為天氣變化而產生的一種抑鬱症效應,

又稱季節性情緒失調症。 目前, 全球有超過3.5億人受到抑鬱症困擾。 北京安定醫院院長馬辛等專家提醒:心理、精神問題總是讓人不知所措, 要想改善這些問題, 先要邁過這幾道坎。

第一道 意識到自己有問題

目前, 全球約有4.5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為障礙, 我國超過1億人有精神疾病, 抑鬱症患者約9000萬人。 抑鬱症終身發病率高達16.2%, 三分之二的患者為女性, 北上廣的白領是抑鬱症高發人群。

北京安定醫院院長馬辛說, 精神疾病在我國疾病負擔中的排名已超過心腦血管病居於首位。 精神疾病不可怕也不罕見, 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有可能出現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問題, 關鍵是要具備心理健康常識,

意識到自己可能出現了心理問題, 而不僅僅是普通的心情不好。 現在, 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還比較淺, 在現有的抑鬱症患者中, 只有不到3%的人接受了相關藥物治療, 全國地市級以上醫院對抑鬱症的識別率不到20%。 疾病的知曉率低、就診率低, 已成為影響解決大眾心理健康問題的關鍵所在, 適當瞭解心理、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鬱障礙, 有助於早識別、早干預。

抑鬱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 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症狀, 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 情緒的消沉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 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 主要包括抑鬱症、惡劣心境、心因性抑鬱症、精神病後抑鬱等類型。

40%-70%的患者有遺傳傾向, 生化因素、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心理社會影響、人格特點、兒童期經歷、軀體疾病、藥物作用等, 都是抑鬱障礙的危險因素, 常見的類型有:

反應性抑鬱:由各種刺激如突遇天災人禍、失戀婚變、重病、事業挫折等所導致的抑鬱。

冬季抑鬱:大冷的天, 你不想起床、不想上班, 不想做家務, 見什麼都煩, 這不是懶, 可能是患上冬季抑鬱了, 也叫季節性情緒失調症。 冬季光照時間短, 影響人體生物鐘, 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 出現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紊亂。 20歲-30歲的年輕人是主要發病人群, 女性的發病率為男性的四倍。

產後抑鬱:這是女性精神障礙中最常見的類型, 通常在產後6周內發生, 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 但嚴重的也可能持續1-2年甚至到孩子上學。

患者最突出的症狀是持久的情緒低落, 表情陰鬱、無精打采、困倦、易哭泣, 對嬰兒產生強烈的內疚、自卑、痛恨、厭惡等反常心理, 約80%的病例以失眠、頭痛、身痛、頭昏、眼花、耳鳴等不適症狀向醫生求助。

學習困難抑鬱:學生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 出現厭學、恐學、翹課或拒學現象。

疑病型抑鬱:多因身體的輕微不適、治療無效誘發, 逐漸出現疑病與抑鬱的情緒, 嚴重時會懷疑自己的所有器官都有問題, 抑鬱症狀不斷加重。

更年期抑鬱:主要表現有食欲減退、上腹不適、便秘腹瀉、心悸胸悶、四肢麻木、睡眠障礙、眩暈乏力等。

老年期抑鬱:指首次發病於老年期(65歲以上), 以抑鬱心境為基礎, 以焦慮症狀為突出臨床表現,

有較多的軀體不適, 病程長, 預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