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前吃會發胖 胃部要“平反”
吃某種食物會脹氣, 睡前吃東西會發胖……所有這一切, 人們往往認為是胃惹的禍, 事實未必如此。 日前, 據美國“網路醫學博士”網站報導, 幾位元腸胃病專家對幾大誤區做了更正, 給胃“平反”。
食物在胃裡消化。
人們通常認為, 胃會將食物攪拌、碾碎, 大部分消化過程發生在那裡。 其實, 食物並不是按吃進去的順序而消化, 它們經胃攪拌後, 直接進入小腸。
少吃東西能讓胃變小。
一般來說, 一個人成年以後, 胃的大小基本上就不會變了。 不過, 少吃東西雖然不能令胃縮小, 卻能重新設置“食欲調節器”, 這樣你就不會覺得那麼餓了。
瘦人比胖人胃小。
胃的大小與體重無關。 天生的“瘦猴”與胖人相比, 胃可能一樣大, 甚至更大。
吃非水溶性食物(如高纖維穀類)容易脹氣。 實際上, 水溶性纖維(如草莓、蘋果、豆類)更易導致腹脹, 這其實是負責消化水溶性纖維的腸菌群在“作祟”, 而非水溶性纖維根本不能消化, 只能穿腸而過, 既然未曾與腸菌叢發生交互作用, 也就談不上形成腸道氣體了。
胃酸和體重無關。
這兩者之間是有關係的。 只要能讓腹部脂肪減少一公斤, 你的胃就會感覺舒服不少。 懷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隨著胎兒的成長以及對內臟器官的擠壓,
睡覺前吃東西會發胖。
人們的固有觀念認為, 在某一時間攝入的食物總量與消耗熱量的比例, 最終決定是否會增加體重。 其實, 這個想法並不具有科學性。
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管飽。
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消化慢, 停留在胃裡的時間長。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 我們自然覺得, 吃了含有脂肪的食物在較長一段時間不感覺餓。 其實, 薄脆餅、麵包或甜食一類的簡單碳水化合物, 反會使血糖和胰島素水準快速增加或下降, 引起心情和胃口的急劇變化, 讓你有飽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