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時段,養生就堅持10個“一”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 別看“小寒”、“大寒”的名字似乎不如“小雪”、“大雪”那般有更直觀的冷, 但實際上, 小寒、大寒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段。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此時節, 一定要做好日常養生保健和防寒保暖工作。 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小寒攻略吧!
1
一件好物:帽子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脾胃科主任鄭彩華介紹, 此時著衣應以保暖為第一要務。 尤其是頭頸、背、手腳等易受涼的部位要倍加呵護。 民間有“冬天戴棉帽, 如同穿棉襖”的說法, 提示我們冬天注意頭部保暖的重要性。 ①
冬季外出或堅持室外運動的人群,
2
一個好習慣:曬太陽
常說“冬曬太陽, 勝喝參湯”的諺語。 天氣寒冷, 人體容易產生情緒抑鬱、懶散昏睡、昏昏沉沉的情況, 而且有些人年復一年地出現這個問題, 這是因為寒冷使身體的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處於抑制和降低的狀態, 血液迴圈變慢、腦部供血不足造成的。
對待這種冬季特有的抑鬱情況, 可以通過曬太陽來緩解, 早晨10:00到下午2:00之間的陽光最好, 每次可以曬20—30分鐘。
3
一個好穴:陽池穴
小寒一過, 氣溫直線下降,
周冬青強調, 刺激陽池穴, 要慢慢地進行, 時間要長, 力度要緩。 最好是兩手齊用, 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 再換過來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按壓這只手上的陽池穴。
4
一把好豆:大豆
天氣驟冷, 我們的免疫力容易下降。 稍有不慎, 感冒病菌就會趁機侵襲。 “飲食方”裡第一個強調的就是蛋白質的攝入。 蛋白質是抗體的物質基礎, 而抗體可以幫助人體與外界“異物”作鬥爭, 維持正常免疫力。 ③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李園園介紹, 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很多, 如牛奶(優酪乳、乳酪也可)、雞蛋、魚、禽、蝦、蟹肉、瘦肉以及大豆。 特別值得推薦的是每天吃一把大豆, 即30~50克黃豆、黑豆或青豆等, 輕輕鬆松就能攝入豐富的蛋白質, 且不會額外攝入膽固醇。
5
一碗好湯:杜仲栗子豬腰湯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傳統中醫診療中心主任醫師竇丹波建議, 小寒節氣喝杜仲栗子豬腰湯。 杜仲、栗子、豬腰都是滋補的好東西, 適合在寒冷的冬季進補。
豬腰兩隻, 對半切開, 剔去白筋, 在水中浸泡1小時, 除去腥味, 取十來顆栗子, 煮熟剝皮備用, 把杜仲也洗淨備用。 鍋里加適量水(最好用砂鍋), 燒開後, 放入全部食材, 用中火煲上三個小時, 加適量鹽即可。 ④
6
一碗好粥:南瓜粥
不喜歡喝湯的話, 就給自己熬些粥來喝。 南瓜、山藥都是溫性食物, 常喝能補益身體, 抵禦寒氣對人體的侵襲。 而且, 南瓜甘甜、山藥汁黏稠, 加上米一起熬成粥, 吃起來也非常香甜可口。 有工夫的話, 還可以加些紅豆、燕麥片、紅棗、蓮子一起熬。
7
一杯好茶:紅糖姜茶
南京市第一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徐殿松介紹, 冬天我一般都會推薦紅糖薑茶, 生薑為辛溫發散風寒之品, 紅糖溫中補中, 這個茶有驅寒、發散的作用。 對於冬季驅寒和治療外感風寒都有很好的效果。 還可加些枸杞, 有滋陰的作用。
50克生薑, 洗淨、去皮、切片, 用1000毫升沸水沖泡, 然後根據各人的口味適當添加紅糖即可。 薑片一天之內可以反復沖泡。
8
一種好水果:荸薺
近日, 溫度跌到個位數, 甚至“冰點”。 偏偏有種水果, 眼下是最好吃的, 那就是荸薺。 冬至到小寒, 是荸薺糖分含量最高的時候。 荸薺自古有“地下雪梨”之譽。 中醫認為, 荸薺是寒性食物, 有清瀉內火的功效。 ⑤
取荸薺、大米各100克, 白糖適量備用。
9
一種好運動:走路
民諺說“三九四九冰上走”, 體現的是嚴寒的味道。 不過, 冬季還真應該走走。 天冷最易發生呼吸道疾病, 或刺激舊疾復發, 如果運動量過少, 便恰恰為寒邪助威。 對於缺乏運動的辦公族, 以及大多中老年人, 走路是一種很好的運動, 使氣血運行, 經絡疏通。
10
一個好動作:泡腳
俗話說“寒從腳下生”。 小寒時節,還要特別注意腳部保暖。 中醫認為, 人是一個整體,足部可以反應內臟的病症。 足部保暖是身體整體抗寒防病的一種保護。
對付腳涼, 最好的辦法就是睡覺前用熱水泡腳, 然後用力揉搓足心。 晚上吃完飯,休息一會兒,弄上一盆熱水,邊泡腳邊看電視。這樣既能禦寒保暖,又能補腎強身、解除疲勞、促進睡眠、延緩衰老、預防疾病。 晚上吃完飯,休息一會兒,弄上一盆熱水,邊泡腳邊看電視。這樣既能禦寒保暖,又能補腎強身、解除疲勞、促進睡眠、延緩衰老、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