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你對減肥瞭解多少?“過午不食”真心要不得

三月不減肥, 四月徒傷悲, 五月路人雷, 六月男友沒, 七月被曬黑, 八月待室內, 九月更加肥……天氣一暖和, 不少女士又開始減肥為穿裙子做準備了。 那麼什麼人需要減肥?減肥就必須節食嗎?運動了為什麼沒有減肥的效果?……讓我們聽聽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的專家們是怎麼說的。

人人減肥, 可你達標了嗎?

“時常有90多斤的小姑娘也嚷嚷著‘我要減肥’, 真的有那麼多人該減肥嗎?到底什麼樣的人該減肥呢?”營養源研究所專家姚震介紹, 應有科學對待健康的態度:“一般來說, 我們以是否達到標準體重, 來評判一個人健康與否。

標準的體重是怎樣來的呢?經大樣本容量測量, 一個人類標準體重的計算方法能告訴你, 你的體重是否達標。 男性理想體重為“身高釐米數減去100, 再乘以0.9, 所得出的結果”。 如一個男士, 他的身高為170釐米, 那麼他的理想體重為(170-100)×0.9=63千克。

而一個女性理想體重則為“身高釐米數減去100, 乘以0.9, 再減去2.5, 所得的結果”。 如一個女士, 她的身高為160釐米, 那麼她的理想體重為(160-100)×0.9-2.5=51.5千克。

超過理想體重10%則為“超重”;超過理想體重20%, 則為“肥胖”;超過理想體重30%, 則為“中級肥胖”;超過理想體重50%, 則為“重度肥胖”。 而低於理想體重10%以上, 則為“體重不足”, “同樣是不健康的”。

姚震提醒, “超重”時, 體重接近正常範圍, 只要注意飲食、鍛煉就能調整。 而“肥胖”以上則需要進行“減肥治療”,

應該進行體內檢查、化驗, “看看新陳代謝哪些方面不正常, 比如血糖、血脂等指標的情況, 然後制定計劃, 在監督之下減少脂肪和體重, 回歸正常標準, 減少疾病發生。 ”

過午不食, 這樣真的好嗎?

“我現在‘過午不食’, 已經三個月沒吃晚飯了!”相信不少人都聽到過別人這樣略帶“炫耀”的減肥經歷。 但不吃晚飯, 這樣的減肥“心得”真的科學嗎?

姚震指出, 過肥或過瘦都是營養供應失誤造成的, “減肥這件事不應該自己‘胡來’, 要具備一定的醫療知識, 掌握原則、循序漸進。 ”三個月不吃晚飯, 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它正在或已經造成了你的疾病”。 姚震說, 一日三餐是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員, 經歷千萬年發展, 逐步積累下來的生存經驗,

是人類生存最合適的方式。 “這麼多年以來形成的規律, 已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鐘’。 當你晚上不吃飯, 打破了這個‘生物鐘’, 就會造成人體生理機能的紊亂, 使抵抗力下降, 變得容易生病。 ”

尤其是, 這種不規律的方法很可能會導致胃病, 而胃本來就不好的人更是要慎用這種方法, 總的來說是弊大於利。

節食減肥, 控制的是什麼?

那麼, 減肥是不是一定要節食呢?營養源研究所專家楊依指出, 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 “減肥是一個燃燒脂肪的過程。 而減肥過程中, 很多必需的營養是一定不能減少的, 比如蛋白質、維生素、必要的礦物質等。 ”如果沒有維生素B族的加入, 脂肪很難“燃燒”;如果減肥過程中沒有蛋白質的補充, 肌肉量也會隨著脂肪的減少而減少。

那麼, 減肥到底是控制哪些元素的攝入呢?楊依提出了一定要控制的五點:油、肉、鹽、糖、酒。 油和肉是脂肪的重要來源, 糖類也能在體內轉化成脂肪。 增進食欲的食鹽也需要控制, “英國的研究調查顯示, 26%的成年人和28%的青少年肥胖風險的增加, 都與食鹽的過量有關。 ”而酒則是一種純能量飲料, “喝酒時, 人體沒有其他任何營養增加, 都是純能量在積累。 ”

那麼, 食用植物油和食用動物油效果是一樣的嗎?楊依解釋, 從生物化學的角度來看, 它們在體內代謝之後都是脂肪, 能量的占比是蛋白質和礦物質的兩倍左右, “不管以什麼形式食用, 只要過多就是能量的蓄積。 ”

那麼, 無糖食品是不是比有糖食品更健康呢?對此楊依予以了否認:“脂肪是促使味覺愉悅的重要成分,

無糖食品可能不含蔗糖, 但為了保證口感, 其中的脂肪含量甚至比有糖的還高, 是減肥的‘大敵’。 ”

營養標籤, 你“讀”的懂嗎?

怎樣在日常的飲食中, 時刻注意自己是否能量攝入過量?楊依教大家“讀”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籤”。 自2013年1月1日起, 食品包裝袋上強制標注營養成分表。 這個營養成分表分為三個豎列“項目、含量、營養素參考值(NRV%)”, 其中常規關注的項目包括: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

楊依提醒, 其中最後一列尤其值得關注, 並時常被大家忽視。 NRV是營養素參考值, 是跟人體全天所需要的營養總量進行對比參照的結果。 “這一項下面所列出的資料, 正是該食品中各個元素在人體每日所需的總量中所占的比重。

如人體一天所需要的能量約為8400千焦, 若NRV值為4%, 就說明, 吃了這包食物, 就攝入了一天內的約4%的能量。 ”通過這個營養素參考值, 可以判斷每天營養攝入的比例合不合適。

楊依還提到, 根據最新發佈的膳食營養調查報告, 中國人目前平均每人每日攝入鹽分10.5克, 而最理想的攝入量則為6克。 “怎麼控制?您做菜少放一半兒鹽, 吃帶包裝的食品, 也要儘量選擇鈉NRV值不超過10%的。 ”

在這個營養成分表列舉的五個項目中, 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鈉這4項, 都要控制, 唯有蛋白質是必須要保證的, “減肥是一個增肌減脂的過程。 肌肉如何增加?需要通過補充適量的蛋白質和增加運動的強度。 ”

減下的“肥”, 怎麼反彈了?

人們常說,減肥要“管得住嘴,邁得開腿”。有不少減肥者希望單純靠控制飲食達到減肥效果,這種方法在短時間內雖會造成體重快速下降,但達到一定程度後,不僅減不下去,甚至很容易出現反彈。

營養源研究所專家方亮形象地指出,“人體是‘好吃懶做’的。吃進去的糖很容易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但要是想把儲存起來的脂肪消耗掉,是非常困難的。一定是在糖原分解之後,脂肪才會‘不情不願’地分解消耗。”因此,短時間內節食,甚至運動消耗掉的體重,並不是脂肪在下降,而是體內糖原在下降。“這種下降對減肥來說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因此產生饑餓,造成能量的攝入和堆積。”

方亮提醒,運動減肥是健康的減肥方式,但一定要注意兩點:首先,要對減肥者的身體進行預先評估。“根據我們對10000個肥胖者的調查統計,體重超過5公斤,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將比正常人高出10%;體重超過10公斤,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發病率約比正常人高出15%;體重超過20公斤及以上,猝死率就非常大。”此外,肥胖會造成關節磨損比正常人嚴重,如果不進行個性化的評估,強行運動,可能造成體重不但沒下降,反而得上了關節炎。

在運動減肥過程中,營養的補充也很重要。“脂肪的消耗一定會伴隨著蛋白質的消耗。如果不補充營養,身體的底子會越來越差。”

連結

專家幫您支招減肥

您的體重是否合理?脂肪多了還是肌肉少了?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亞健康問題?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本月將開放實驗室,結合減肥話題招募公眾參與,為大家進行亞健康與身體成分的檢測,對人體脂肪、水、肌肉含量和亞健康風險進行評估。此次活動也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普行動計畫——實驗室開放項目的活動之一,關注自身健康的市民可撥打50855016提前預約諮詢。(記者 孫樂琪)

怎麼反彈了?

人們常說,減肥要“管得住嘴,邁得開腿”。有不少減肥者希望單純靠控制飲食達到減肥效果,這種方法在短時間內雖會造成體重快速下降,但達到一定程度後,不僅減不下去,甚至很容易出現反彈。

營養源研究所專家方亮形象地指出,“人體是‘好吃懶做’的。吃進去的糖很容易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但要是想把儲存起來的脂肪消耗掉,是非常困難的。一定是在糖原分解之後,脂肪才會‘不情不願’地分解消耗。”因此,短時間內節食,甚至運動消耗掉的體重,並不是脂肪在下降,而是體內糖原在下降。“這種下降對減肥來說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因此產生饑餓,造成能量的攝入和堆積。”

方亮提醒,運動減肥是健康的減肥方式,但一定要注意兩點:首先,要對減肥者的身體進行預先評估。“根據我們對10000個肥胖者的調查統計,體重超過5公斤,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將比正常人高出10%;體重超過10公斤,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發病率約比正常人高出15%;體重超過20公斤及以上,猝死率就非常大。”此外,肥胖會造成關節磨損比正常人嚴重,如果不進行個性化的評估,強行運動,可能造成體重不但沒下降,反而得上了關節炎。

在運動減肥過程中,營養的補充也很重要。“脂肪的消耗一定會伴隨著蛋白質的消耗。如果不補充營養,身體的底子會越來越差。”

連結

專家幫您支招減肥

您的體重是否合理?脂肪多了還是肌肉少了?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亞健康問題?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本月將開放實驗室,結合減肥話題招募公眾參與,為大家進行亞健康與身體成分的檢測,對人體脂肪、水、肌肉含量和亞健康風險進行評估。此次活動也是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普行動計畫——實驗室開放項目的活動之一,關注自身健康的市民可撥打50855016提前預約諮詢。(記者 孫樂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