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中藥能不能防治埃博拉?

科技日報北京8月15日電中醫藥在抗擊非典和禽流感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受到了普遍認可。 非典時出現的板藍根脫銷、全民喝中藥防治非典的“中藥熱”, 會不會在埃博拉病毒防治上再現?8月11日, 在瑞士日內瓦, 世衛組織就應對埃博拉新藥召開會, 發言人回應提問時稱, 并不知道中醫藥是否對防治埃博拉病毒有效。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所生物安全實驗室負責人崔曉蘭教授一直致力于中藥抗病毒機理研究, 她對科技日報說:“埃博拉是人類的新發傳染病, 人類對埃博拉的認識還很少。 中藥是否對埃博拉有效,

目前沒有臨床依據, 沒有相關數據支撐, 國內也沒有動物模型可以參考。 ”

由于埃博拉病毒和非典病毒傳染途徑并不相同, 埃博拉出血熱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 人主要通過接觸病人或感染動物的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 臨床表現主要為突起發熱、出血和多臟器損害。

“中醫幾千年來在防治疫病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但是埃博拉對國內來說, 還沒有臨床治療經驗或實驗室的數據, 只能是在理論上探討。 但我們可以做出一些預警方案, 以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埃博拉病毒感染。 ”崔曉蘭說。

8月1日, 甘肅省衛生計生委組織中醫專家討論制定中醫藥防治埃博拉出血熱預案。

專家認為, 埃博拉出血熱符合中醫理論的疫病特點, 參考以前該省制定出的中醫藥防治甲流、H7N9等方案, 研究制定出甘肅省中醫藥防治埃博拉出血熱的預防和診療預案, 預防方案主要根據易感人群制定, 診療方案著重根據疾病的特點, 強調中醫辨證分型施治。

“中醫藥并沒有抗病毒概念, 中醫治療病毒性疾病有其獨特的理論體系, 需進行辨證施治, 通過對機體的整體調節而發揮作用。 如果中醫藥能在臨床一線治療埃博拉病毒感染, 也主要是針對病癥, 通過調動全身抗病能力, 阻止或逆轉器官衰竭和病理損害為主的治療, 同時兼有抗病毒作用。 ”崔曉蘭說, “現有中成藥是否對埃博拉病毒感染有效, 有待于臨床應用和實驗室證實。

國家衛計委此前的新聞發布會稱, 埃博拉病毒毒性強, 傳播性低, 傳入非洲以外風險低, 目前我國境內沒有埃博拉出血熱病例。 但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在密切關注此事, 已多次組織專家討論, 探討應對措施。 (楊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