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激素依賴性皮炎的中醫療法

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藥店的普及, 自購藥比例正逐年上升。 皮膚科臨床出現了很多激素依賴性皮炎。 激素依賴性皮炎是皮膚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制劑而出現的一種對糖皮質激素產生成癮性、以皮炎為特征的、反復發作的一種皮膚病。 其表現為皮膚潮紅、丘疹、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痤瘡樣及酒渣鼻樣皮疹等, 伴燒灼感、疼痛、瘙癢、干燥、緊繃感的副反應證候群。 本病可發于任何部位, 以面部為多見, 以反復發作為特征。 治療早期停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藥物或護膚品后, 可出現反跳現象也稱之為戒斷反應。

臨床治療頗為棘手。

該病在祖國醫學中雖未見明確記載, 但鑒其癥狀可歸屬于“藥毒、面游風毒、粉花瘡、風毒等”論述中。 如隋代《諸病源候論·風毒腫候》記載“風毒腫者, 先赤痛飚熱, 腫上生瘭漿, 如火灼是也”。 明代《外科準繩·面瘡》記載:“此積熱在內, 或多食辛辣厚味, 或服金石剛劑太過, 以致熱壅上焦, 氣血沸騰而作, 屬陽明經。 初覺微癢, 如蟲蟻行, 搔損則成瘡, 痛楚難禁。 ”清代《外科大成·卷二》記載:“面游風, 初發微癢, 次如蟻行, 面目俱浮, 更兼痛楚, 由陽明壅熱所致。 ”本病病因主要是外受藥毒——糖皮質激素制劑。 病機為自身稟賦不耐, 外受藥毒, 內蘊肌膚, 郁而生熱生濕, 外發于肌膚而成。 特點是此起彼伏, 反復發作,

遷延日久, 纏綿難愈。 外受藥毒, 血熱內蘊, 外發于肌膚則見皮膚紅斑、丘疹;熱盛肉腐成膿, 而見膿皰累累;濕與熱并, 故見皮膚油膩, 膿皰丘疹反復發作;日久傷陰, 虛火內生, 故皮膚潮紅, 時隱時現, 伴毛細血管擴張;病久氣血停滯, 絡氣不和, 出現皮膚色素沉著;膚失濡養故皮膚萎縮無光澤。

激素依賴性皮炎初起以熱毒、濕毒為患, 邪實為主, 后期以陰虛為主。 中醫治療本病采用分階段辨證用藥, 更有利于患者恢復。

第一階段以清熱涼血為主, 方選涼血解毒湯, 其成分為生地30克、粉丹皮10克、赤芍30克、玄參15克、大青葉15克、生山梔1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5克。 面部紅熱癥狀重者可以加凌霄花30克、桑白皮15克、枇杷葉15克;膿皰較多者可以加黃芩10克、黃柏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方中生地甘苦寒,

清熱涼血為君藥, 配以粉丹皮、赤芍、玄參、大青葉共奏涼血活血之功, 生石膏辛甘大寒, 大清氣分之熱, 與生山梔同用, 加強清熱瀉火之功, 甘草調和諸藥。 二組藥物配合使用, 使外受之藥毒得以分消。 服藥期間可能有反彈現象, 也不能太急, 可慢慢控制。

第二階段則需要滋陰養血, 方選養陰清熱湯, 其主要成分為青蒿30克、鱉甲15克、知母10克、地骨皮15克、生地10克、炙甘草5克。 方中青蒿、鱉甲滋陰清熱為主藥, 配以知母、地骨皮共奏滋陰退虛之功效, 生地涼血解毒、清退余熱, 甘草調和諸藥。

第三階段以預防調理階段為主, 可選桃紅四物湯加減, 其成分為桃仁10克、紅花10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 方中桃仁紅花可活血祛瘀,

當歸修復淡斑, 心煩失眠者可以加酸棗仁30克;腰膝酸軟者可以加女貞子15克、旱蓮草15克;自汗盜汗者可以加太子參10克、五味子6克、煅牡蠣30克。

臨證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 綜合四診, 準確辨證, 合理用藥, 大多皆有良效。

[ 責編: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