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克服阻礙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1)

兒童期是孩子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 許多心理品質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 心理學把這一時期定義為人生發展的關鍵期。 家庭是孩子心理發展過程中最重要、最基礎的環境, 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既表現在生物性的遺傳影響上, 更表現在父母的情感態度、個性、價值取向及心理品德對孩子的影響方面。

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對他的教育方法。 在培養孩子心理素質上, 父母應採取理性的教育行為, 表現在對孩子進行肯定、表揚、鼓勵等積極的態度和行動上。 同時, 父母還應經常與孩子進行溝通,

及時瞭解他最真實的想法。 父母管教孩子態度過於嚴厲, 經常否定、批評孩子, 當孩子取得進步時, 沒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或一味地溺愛孩子, 對孩子百依百順, 即便他提出無理的要求也全部滿足, 有些父母高興時對孩子有求必應, 不高興時則對孩子極其嚴厲, 橫加指責。 以上這些教育態度都是不理性的, 其結果不僅會傷害孩子的心靈, 還會損害他的心理健康與人格健全。

那麼, 父母應該怎樣克服自身阻礙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因素呢?

(1)不要將父母的不良情緒傳染給孩子

專家研究表明, 即使是一個月大的嬰兒, 也能主動感覺母親的精神狀態。 如果母親感到焦慮, 孩子也會感到焦慮;如果父母情緒不穩定,

孩子的情緒也會不穩定;如果母親經常有恐懼感和不安全感, 每天晚上總在窗戶、門關好之後又小心翼翼的檢查, 這種恐懼和不安全感也會在無形中轉移給孩子, 使他經常處於一種恐懼, 不安全的氣氛中。 久而久之, 這些不良氛圍自然便會使孩子養成膽小怕事、容易緊張、衝動、恐懼等心理情緒, 最終影響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 因此, 父母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不要總是疑神疑鬼, 遇事時應表現出沉著和冷靜, 讓孩子感到一種安全感, 這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極為重要。

(2)不要將父母的態度強壓給孩子

父母的態度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很大, 這便要求父母的態度溫和、理性一些, 尤其在孩子面前更是如此。

如, 當父母看見孩子做錯事, 或犯了錯誤時, 應該耐心地詢問孩子, 和他一起尋找和分析原因, 耐心的給他講道理並進行引導, 這樣, 孩子對父母的話自然便會心服口服。 相反, 如果父母的情緒極不穩定, 對待孩子的態度總隨自己的情緒變化而變化, 只要自己高興, 孩子愛怎麼樣就怎麼找, 一旦自己情緒不好, 即使孩子表現得不錯, 也沖著孩子發脾氣。 這樣就會使孩子對父母的態度難以捉摸, 對事情的是非對錯難以形成正確的判斷。

(3)不要將父母的不良舉止傳染給孩子

由於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起著榜樣的作用, 所以, 孩子在其行為中, 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和學習父母的行為。 如, 父母與人相處的方式, 對待事物的態度和解決問題的手段,

父母的興趣愛好、習慣、動作, 甚至走路的姿態和說話的語調等等。 父母所有這些行為, 都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規範自己的行為, 那麼就不要指望孩子的心理能夠健康發展。 一位父親向心理醫生訴苦說, 他的兒子老在外面打架惹事。 醫生問孩子小時候的成長環境, 這位父親說, 兒子小時, 只要做錯事或在外面打架, 回家肯定會被他揍。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 他揍得越凶, 兒子在外面打得越曆害。 原因在哪?孩子之所以經常在外面打架, 正是從他的父親那裡學來的, 因為他的父親教孩子解決矛盾的方法就是“打”, 沒有其他的辦法, 這就等於給孩子扭曲的心理埋下了禍根。
因此, 父母應該儘量改掉自己那些不良的行為舉止, 以免給孩子的心理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

(4)不要以成人的視角要求孩子

很多父母已經習慣用成人的視角去看問題, 因此, 對孩子的要求也總是從自己的觀點出發。 如, 一些父母經常向心理醫生反映, 自己的孩子有說謊的毛病。 其實, 孩子“說謊”的原因, 是因為孩子年齡較小, 還無法分清現實和想像的區別, 而父母卻常把孩子的想像, 誤以為是孩子故意在說謊。 父母這樣做, 實際上不但壓抑了孩子的想像力, 還會使他的心理承受過多的壓力, 導致孩子變得膽小怕事, 不敢隨便開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