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頭的白線是寄生蟲嗎
很長時間以來, 網上曾經流傳過大蝦頭裡面的白線屬於寄生蟲, 後來水產專家向我們介紹說, 蝦頭裡面的白線並不是寄生蟲, 它屬於雄蝦的精巢。 這部分物質對身體的健康是沒有壞處的, 當然在吃蝦的時候, 最好把蝦頭去掉, 因為蝦頭裡面的中間數是最多的, 另外要把蝦線及時的去掉。
蝦頭的白線是寄生蟲嗎
水產專家一句話戳破了答案:其實, 這兩條白線不是寄生蟲, 而是雄蝦的精巢。
通常, 未成熟的精巢無色透明, 成熟後為乳白色, 可以說等同於螃蟹的蟹膏, 富含膽固醇和蛋白質。 這條白線不僅對蝦有, 皮皮蝦也有, 龍蝦也有, 而且更為粗壯, 根本就不可能是寄生蟲。
蝦中出現寄生蟲的可能性也並不大, 因為:
①寄生蟲一般來說會有感染率一說, 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都會感染, 而且很難做到隨手拿一個一定有蟲子;
②傳播圖片顯示, 這個“蟲子”似乎很柔軟,
③養殖環境下, 如果有這麼多寄生蟲, 蝦的健康狀況必然很差。
④養殖戶如果不想血本無歸, 肯定會想辦法控制。 所以從經濟角度分析, 也不會出現這麼嚴重的寄生蟲感染。
一招鑒別新鮮小龍蝦
如何鑒別飯店裡吃到的小龍蝦是活蝦還是死蝦呢?可以根據小龍蝦熟後的形狀來判斷:如果發現龍蝦的尾巴是直的, 那麼這些龍蝦就是死蝦, 千萬不要吃。 如果是彎曲的, 蜷縮著身體的, 就表示是活蝦, 可以吃。 小龍蝦不宜快炒, 若烹飪時間不夠, 不能保證小龍蝦中的寄生蟲被徹底殺死, 對身體不好。 另外, 小龍蝦頭部容易蓄積重金屬和細菌, 最好不要吃。
捏肚子辨別注膠蝦
專家介紹, 蝦類等水產品死亡後, 腹腔和身體部分會變軟, 如果肚子特別鼓脹, 且捏起來發硬, 就得當心被“注膠”過。 烹飪時可沿腹腔部分剖切, 觀察蝦體內尤其是頭部連接部分有無透明膠狀物質流出。 另外如果在烹飪中發現水產品產生異味、膠質不易溶解的, 可能添加了有害的工業明膠, 勿食用。
若是稍小點的蝦, 可以帶殼吃, 蝦殼中的鈣含量較高, 不過這些鈣並不容易被人體吸收, 只是能稍微發揮一點補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