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 “三高”老人警惕“腸中風”
●“腸中風”實際上是腸道血管發生了堵塞, 就像腦血管被堵塞了一樣, 醫學上稱之為缺血性腸病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老年人是好發人群, 出現持續加重的腹痛、帶有黏液的血便等癥狀要留意
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周永健
說起“腦中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腸中風”你聽說過嗎?原來腸子的血管和大腦的血管一樣, 一旦堵塞就會出問題, 輕則腹痛、腹瀉、便血, 重則還會引發腸壞死、腸梗阻。 專家提醒, 炎熱的夏天和干燥的夏秋之交往往是“腸中風”的高發季節,
文/黎蘅 通訊員魏星
病例:
腹痛便血, 原來是腸子血管堵了
今年78歲的陳伯中秋節約了幾個老友聚餐, 大魚大肉吃了不少。 當天晚上, 睡夢中的陳伯被陣陣腹痛驚醒, 開始以為是“食滯”、消化不良所致, 起身吃了一些藿香正氣丸。 可重新睡下沒多久, 陳伯感覺腹痛不僅沒有減緩, 而且還越發嚴重了。 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清晨, 陳伯的肚子越來越痛, “感覺肚子里有雙手在狠狠地扯我的腸子。 ”上廁所的時候, 陳伯還拉出了黏稠的帶血的大便。
然而陳伯回家按醫囑吃了藥之后, 腹痛的癥狀依舊沒有緩解, 而且又拉了幾次血便。 這天傍晚, 陳伯再次來到醫院。 值班醫生建議他轉到消化內科治療。 最后經過腸鏡檢查, 才發現陳伯得的是急性缺血性結腸炎, 俗稱“腸中風”, 得住院治療。
解讀:
發病機理與腦中風相似
“腦中風我就聽多了, 可腸子也會中風, 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陳伯很不解。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周永健說, 很多病人像陳伯一樣, 第一次聽到“腸中風”時都很疑惑。 事實上, “腸中風”只是一種民間的說法,
為何會有“腸中風”這種說法?
周永健解釋說, 因為這類缺血性腸病和腦中風有著相似的發病機理, “腦中風是負責供應大腦血液的動脈血管被堵住了, 而腸中風則是負責供應腸道血液的腸系膜動脈被堵塞了。 ”尤其是腹腔內的腸系膜上動脈和腸系膜下動脈, 這兩根血管是供給腸道血液的重要命脈。 如果這兩根血管因硬化嚴重, 被血栓阻塞, 導致腸道血液流灌不足, 就會使某段腸道因缺血而發生潰爛、壞死、出血。 在臨床上表現為缺血性結腸炎。
周永健說, 發生“腸中風”的患者大部分都是老年人,
“腸中風”這幾年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多的趨勢, 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和燥熱相伴的夏秋之際, “這時人體出汗多, 血液黏稠度增大, 血液容易形成血栓。 ”此外, 原本就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的人, 如果病情控制不好, 也容易發病。
治療:
早期治, 大多數病人預后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 “腸中風”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像陳伯這種突然間出現劇烈腹痛、腹瀉、便血等情況的就屬于急性發作。 此外, 還有些“腸中風”是在不知不覺間發生的, “這種是慢性缺血性結腸炎,
周永健提醒, 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等基礎病的老年人, 如果出現持續加重的腹痛、腹瀉, 尤其是便血, 而按照一般的腸胃炎治療沒有效果, 就應該考慮“腸中風”的可能, 及早到醫院就診。
據了解, “腸中風”早期治療的效果很好, “大部分患者只需通過藥物或介入治療就能痊愈, 但如果已經發展到腸道壞死、梗阻, 那就要動手術及時切除壞死的腸段了。 ”
預防:
夏秋之際起居飲食要注意
怎么預防“腸中風”呢?
周永健指出, 首先是要針對動脈硬化用藥,
其次, “腸中風”與動脈硬化關系密切, 而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對氣溫變化最為敏感。 夏秋之際, 廣東的氣候仍然很炎熱, 人體出汗多, 水分大量蒸發, 血液黏稠度升高, 當升高到一定程度時, 就容易引起缺血或血管堵塞。 因此, 老年人應注意防暑降溫, 活動時間不宜太長, 以減少心臟負荷, 防止身體各器官缺血的發生。 另外, 老年人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 不宜過早起床, 中午適當休息, 同時還要保持情緒穩定。
飲食方面要盡量清淡, 少吃動物脂肪和過于油膩或高脂肪的食物, 忌煙限酒, 控制體重;注意補水, 不要等渴了才喝水,要多喝涼開水,也可以喝一些淡鹽水;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可以常喝綠豆湯、蓮子湯、百合湯、菊花茶、荷葉茶等飲品,既可補充水分,又能清熱解暑。 不要等渴了才喝水,要多喝涼開水,也可以喝一些淡鹽水;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可以常喝綠豆湯、蓮子湯、百合湯、菊花茶、荷葉茶等飲品,既可補充水分,又能清熱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