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暴雨過后 飲水防病小知識

衛生部門汛期將對飲用水和食品加強監測

入夏以來, 部分地區遭遇持續強降雨, 洪汛形勢嚴峻。 衛生部辦公廳發出通知, 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全力做好汛期飲用水、食品監測和衛生監督工作,

預防介水疾病、食源性疾病暴發流行, 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

衛生部在通知中要求各地主動開展汛期飲用水、食品安全形勢研判, 提高監測頻次, 有針對性地開展飲用水、食品安全應急監測。 飲用水重點監測指標包括pH、渾濁度、微生物指標、消毒劑指標, 及重金屬、化學污染物指標等。 食品安全監測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 明確食品微生物、污染物監測指標和方法, 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隱患。

針對飲用水安全, 衛生部要求加大對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的監督檢查力度, 督促供水單位嚴格落實水源衛生防護、水質消毒等衛生管理措施, 對發現的問題要責令供水單位限期整改。 切實加強農村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工作, 特別要針對農村水源衛生防護、水質消毒等重點環節加大指導力度, 確保衛生安全巡查全覆蓋。 同時, 要加大對城鄉接合部和學校供水的監督檢查, 開展水質抽檢。

衛生部要求加強對醫療廢物暫時貯存設施設備的管理,

禁止在露天和非貯存地點存放醫療廢物, 醫療廢物暫時貯存時間不得超過2天。 醫療機構要做好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廢物的儲存、保管工作。 在緊急情況下, 要迅速啟動應急處理預案, 進行及時、安全的轉移。

衛生部還提出, 要加強信息報告和健康教育, 大力宣傳汛期飲用水衛生、食品安全、傳染病防治等應急措施及要求, 特別是要教育群眾預防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 妥善處理霉變、過水、腐敗變質食品及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和來歷不明的食品。

暴雨過后衛生防病知識

一、個人衛生

1、不喝生水;飯前便后洗手;2、不用臟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3、碗筷應煮沸消毒, 刀、砧板、抹布也應嚴格消毒;4、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盡量不要接觸污水;5、不要隨地大小便;不能直接用手接觸死鼠及其排泄物;6、勞動時應注意防止皮膚受傷, 一旦受傷要進行消毒、包扎;7、在野外工作要扎緊褲腿、袖口, 防止蚊蟲叮咬。

二、飲食衛生:以下食物不能吃

1、直接受水浸泡過的所有食品;2、已死亡的畜禽、水產品,

被水淹過的蔬菜、水果;3、來源不明、非專用食品容器包裝的、無明確食品標志的食品;剩飯剩菜、生冷食物;4、其他已腐敗變質的食物;以及不能辨認是否有毒的蘑菇。

三、預防腸道傳染病

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是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關鍵。

四、環境清整

做好室內外環境衛生的消毒和清整, 防止蚊蠅孳生, 保持室內外干凈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