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屋內太干燥更容易致感冒

目前, 北方已經進入冬季供暖期。 屋內溫暖的同時, 許多人卻感到皮膚異常干燥, 并且經常口渴上火, 容易出現咳嗽、感冒。

實驗證明, 人生活在相對濕度45%~65%, 濕度指數為50~60的環境中最感舒適。 由于多數住宅采用暖氣供暖或是中央空調供暖和換風, 這些場所內的濕度遠遠低于上述標準。 尤其是采用中央空調的場所, 室內平均相對濕度只有10%~15%, 在這樣的房間呆久了, 容易皮膚緊繃、干燥上火、感覺不適。

1999年, 日本名古屋大學健康環境醫學系教授須藤千春發表了一份關于《空氣濕度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的研究報告,

該研究發現, 流感的多發與空氣濕度較低有著密切的關系, 溫暖、干燥的空氣環境易于細菌、病毒的滋生和傳播。 這是因為, 當空氣濕度低于20%時, 室內可吸入顆粒物增多, 就容易使人患上感冒;而當空氣濕度達到45%~65%的時候, 病菌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 不易進行傳播。

另外, 由于干燥環境中室內可吸入顆粒物及過敏原增多, 極易使得一些過敏體質的人出現支氣管哮喘, 表現為咳嗽、胸悶、喘息及呼吸困難。 這些癥狀會反復出現并常于夜間或清晨加重。 家里如果有老人和小孩, 他們的自身免疫力低, 對空氣濕度的變化最為敏感, 也最易患呼吸道疾病。

為了對抗室內的干燥, 少得流感等疾病, 應該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多喝水,

最合適的飲水方式是“少量多次”。 多吃水果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對防止嘴唇干裂、皮膚干燥、緩解上火癥狀都很有好處。 另外, 應營造健康的室內濕度。 可以用加濕器, 也可以在安全防滑的前提下, 在室內灑一些水或每天至少拖兩次地。 需要注意的是, 若使用加濕器最好用純凈水, 而且要定期對機器清理消毒, 以免因空氣不潔反而加重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