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放療期間感冒了怎麼辦

放化療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方式, 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有人頭上剃光了頭髮, 然後臉色蒼白的從病房被推出來, 醫生說一句, 這一次的放療完成了。 這是我們對於放療患者的印象, 有的害怕, 害怕病情太重, 又有點擔心, 畢竟放療不輕鬆。 感冒對於我們來說只是幾包感冒顆粒就可以解決的事, 那放療期間感冒了要怎麼辦呢?

首先查一個血常規, 如果中性粒細胞正常, 吃點感冒藥。 平時注意多鍛煉, 吃點能增加抵抗力的中成藥。

血常規是指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佈從而判斷血液狀況及疾病的檢查, 隨著檢驗現代化、自動化的發展, 現在的血常規檢驗是由機器檢測完成的。 血常規檢查包括有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白細胞分類計數及血小板(PLT)等, 通常可分為三大系統, 即紅細胞系統、白細胞系統和血小板系統。

血常規中的許多項具體指標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標,

對機體內許多病理改變都有敏感反映, 其中又以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診斷參考價值, 許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時可以做血常規檢查對其進行輔助診斷。 此外, 血常規檢查還是觀察治療效果、用藥或停藥、繼續治療或停止治療、疾病復發或痊癒的常用指標。

【正常參考範圍】

新生兒:(6.0~7.0)×1012/L

嬰兒:(5.2~7.0)×1012/L

兒童:(4.2~5.2)×1012/L

成人男:(4.0~5.5)×1012/L

成人女:(3.5~5.0)×1012/L

【臨床意義】

(1)生理性變化 ①增多見於精神因素(衝動、興奮、恐懼、冷水浴刺激, 均可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導致)、紅細胞代償性增生(氣壓低, 缺氧刺激;長期多次獻血)。 ②減少見於妊娠、6個月~2歲嬰幼兒生長發育迅速, 造血原料相對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減退。

(2)病理性增多見於頻繁嘔吐、出汗過多、大面積燒傷、血液濃縮, 慢性肺心病、肺氣腫、高原病、腫瘤以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等。

(3)病理性減少①紅細胞生成減少, 見於白血病等病;②破壞增多, 見於急性大出血、嚴重的組織損傷及血細胞的破壞等;③合成障礙, 見於缺鐵、維生素B12的缺乏等。

2.血紅蛋白(Hb)

是紅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 承擔著機體向器官、組織運輸氧氣和運出二氧化碳的功能。 其增減的臨床意義基本上與紅細胞增減的意義相同, 但血紅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貧血的程度。

【正常參考範圍】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兒170~200g/L

【臨床意義】

其增減的臨床意義基本上同紅細胞計數, 但血紅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貧血的程度。 貧血按嚴重程度可分為:極重度貧血, HbL;重度貧血, Hb在31~60g/L;中度貧血, Hb在>61~90g/L;輕度貧血, Hb在>90g/L與低於正常參考的下限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