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腳低發熱是什麼原因

平時我們對自己的腳關注的並不是很多, 除非是自己的腳出現了某種疾病, 或者是腳受傷了, 我們會分自己的一份注意力給自己的腳。 對於腳的溫度我們更是沒有太多的概念, 即使冬天的時候腳比較涼, 我們也只會覺得是天氣太冷的原因。 那如果經常出現腳低發熱是什麼原因呢?

應該是腎陽虛的表現。

腎陽虛, 為中醫名詞術語。 由於腎陽虛衰, 溫煦失職, 氣化失權所表現的一類虛寒證候, 稱為腎陽虛證。 多由素體陽虛, 或年老腎虧, 或久病傷腎, 以及房勞過度等因素引起的。

中醫認為, 腎主水, 腎陽對水液有氣化蒸騰作用, 若腎陽不足, 蒸騰氣化無力, 則出現小便清長等表現, 故腎陽虛證存在著腎臟的病理改變。 腎虛多為長期積累成疾, 切不可以急於求成而用大補之藥進補, 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補腎壯陽藥物, 而應慢慢調理。 腎陽亦稱為元陽、真陽、真火,

十二經之根, 先天之本在於腎。 腎與命門本同一氣, 為人身陰陽消長之樞紐。 腎陽主一身之陽氣, 火衰其本則陽虛之證迭出。

腎陽虛與現代醫學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NEIS)有關, 腎陽虛證在下丘腦-垂體-靶腺(腎上腺皮質、甲狀腺、性腺、胸腺)軸均有不同環節、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亂,

且主要的發病環節在下丘腦(或更高級中樞)的調節功能紊亂。

腎陽虛的臨床表現有多個方面, 如: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勞;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重者夏天也涼)、身體發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軟;性功能減退、陽痿、早洩、易患前列腺炎等;小便清長、餘瀝不盡、尿少或夜尿頻多;聽力下降或耳鳴;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自汗;易患腰痛、關節痛等;易患骨質疏鬆症、頸椎病、腰椎病等;虛喘氣短、咳喘痰鳴;五更腹瀉,

或者便秘;身浮腫, 腰以下尤甚, 下肢水腫;小腹牽引睾丸墜脹疼痛, 或陰囊收縮, 遇寒則甚, 遇熱則緩;鬚髮易脫落、早白;形體虛胖或羸瘦;反映在面部則色青白無光或黧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