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你離胃癌有多遠?

在中國, 每年有將近430萬人被診斷為癌症, 其中280萬人因癌症死亡。 在所有的癌症中, 胃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一直穩居前三位。 這個與人們飲食習慣密切相關的惡性疾病, 正在我國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飲食習慣與胃癌密切相關

作為人體消化系統的一種惡性疾病, 胃癌的發生與幽門螺旋桿菌有直接關係, 而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又加大了人體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幾率。 “幽門螺旋桿菌(簡稱Hp)是一種定植在胃或口腔裡的細菌, 它會不斷地對胃黏膜造成損傷, 使人體胃部經歷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輕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等各個環節,

通常經過10年以上的時間, 最終發展為胃癌, 所以說,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確是胃癌的一個誘發因素。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副主任醫師徐泉告訴記者, 感染該細菌的人群, 胃癌的患病風險是普通人的3-8倍, 而且該細菌在普通成年人中的感染率, 高達40%以上。

據瞭解, 在所有已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群中, 85%的感染者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沒有任何明顯症狀, 15%的感染者會發展為有臨床症狀的胃炎、胃潰瘍等良性疾病, 只有約1%的感染者最終會發展成胃癌。

徐泉介紹稱, 人們經常去公共場所吃飯;與他人共用餐具;吃的水果沒有清洗乾淨;飲用沒有燒開的水,

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 都會增加人們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幾率。 所以說, 最科學的飲食方式是分餐制。

另外, 在飲食上喜好高鹽、醃制類、燒烤類和煙熏類食物(例如鹹魚、臘肉等)的人, 他們的胃癌發病幾率也會高於普通人。 “過多的鹽分會對人體胃部的黏膜產生慢性損傷, 讓一些胃癌致病因素更易趁虛而入。 ”徐泉提示道,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多食新鮮的水果、蔬菜, 少抽煙飲酒,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降低胃癌發生幾率。

胃癌早期難發現

嘔血、黑便、進食後梗阻、食量下降、體重進行性下降等, 都是晚期胃癌患者的典型症狀, 但是一直以來, 早期胃癌很難被患者發現。

早期的胃癌患者, 他們的症狀與胃炎、胃潰瘍患者的症狀幾乎一模一樣,

常常都表現為上腹隱痛不適、輕微飽脹、疼痛、噁心、噯氣等, 非常難以區分。 徐泉說:“有上述症狀的患者不必過分緊張, 因為絕大部分患者都只是罹患了胃炎、胃潰瘍等良性疾病, 僅有少部分人可能罹患了胃癌這一惡性疾病, 想要對兩類疾病作出明確區別, 胃鏡檢查是目前最直觀有效的方法。 ”

據悉, 胃鏡檢查具有其它檢查不可替代的優勢, 它不僅可以詳細觀察胃內的每一個部位, 而且可以對懷疑有病變的部位進行組織活檢, 達到確診的目的。 胃鏡過程中使用的鏡身潤滑劑、咽部局麻藥物、以及同時可能配合使用的靜脈鎮靜藥物(無痛胃鏡)都能減輕檢查過程中的痛苦, 如今胃鏡檢查在清晰度、舒適性、安全性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大提高。

專家認為, 長期反復發作胃炎、胃潰瘍的患者;慢性胃炎患者但近期症狀加重者;或對以往治療措施療效變差者;直系親屬中有人罹患胃癌者, 都屬於胃癌發病的高危人群, 上述人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 應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隨著年齡的增長, 胃癌發病幾率逐年增高, 所以高危人群中的中老年群體, 更應加強胃鏡檢查, 避免延誤病情。

互動問答

《健康週刊》: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通過哪幾種途徑傳播?

專家解答: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傳播:

1.口口傳播: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接觸、共用碗筷等途徑傳播。 有研究表明, 結婚5年以上的夫妻, 一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 另一方感染的幾率高達80%;而一方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

另一方感染的幾率只有20%。

2.糞口傳播: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胃腸道從糞便排出, 污染食物和水源傳染。 如果我們不注意飲食衛生, 瓜果蔬菜沒有洗淨, 喝的水沒有燒開, 就有可能感染上Hp。

3.醫源性傳播: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一些醫療行為傳染, 比如胃鏡檢查、口腔科檢查等, 如果器械沒有進行嚴格消毒, 就可能造成Hp的傳播。

《健康週刊》:如果一個人的幽門螺旋桿菌是陽性, 那麼應該如何治療?

專家解答: 在中國,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感染率高達40%-50%。 而且, 絕大部分感染者其實並無任何明顯症狀。 當一個人確認感染後, 應前往正規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就醫治療。

(記者 劉夢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