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敷面膜誤區,看你中招了幾個
冬天空氣相對于其他季節來說會比較干燥, 導致我們皮膚水分大量流失。 在這個時候, 很多女性晚上都會敷上一片面膜, 認為這樣可以讓皮膚恢復水當當。 但是敷面膜真的有長期補水功效嗎?除此之外, 你對于敷面膜還有哪些誤會呢?
誤區1:敷面膜可以長效補水
“面膜是一種護膚品, 不同功效有不同配方, 可分為保濕滋潤、美白、祛痘、清潔護理和抗皺等類型。 ”北大醫院皮膚科醫師仲少敏以保濕滋潤型面膜為例說, 其保濕成分玻尿酸、透明質酸、膠原等以水質為主, 可暫時提高角質層含水量。 其他類型的面膜則會添加適量輔料,
誤區2:敷面膜不能笑, 否則會長皺紋
一些美妝博主發教程的時候, 經常教大家敷面膜要平躺, 不能有任何面部大幅度變動, 比如不能笑, 否則容易長皺紋, 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
仲少敏表示, 敷面膜不能笑否則會長皺紋的說法“完全不合理”。 “皺紋是深層皮膚結構的問題, 長皺紋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與時間、肌膚老化、表情等很多因素有關。 面膜只能在角質層產生作用, 雖對緩和表皮的干性細紋有效果,
誤區3:面膜要天天敷效果才更好
為了保持良好的皮膚狀態, 美妝博主孜孜不倦地倡導多敷面膜, 許多明星似乎每天都在敷面膜。 但是面膜真的有必要天天敷嗎?
仲少敏認為, 面膜一般不需要天天敷, 其使用頻率也不是絕對的, 取決于面膜成分、皮膚類型以及敷面膜的目的。
如果是急性皮膚炎癥用面膜發揮收斂作用, 可以在一段時間內每天做冷敷;如果用于補水, 可以隔天敷或需要時隨時使用;清潔面膜每天使用會引起肌膚敏感, 甚至紅腫, 因此每周使用一次即可;滋潤面膜每天使用易引起暗瘡,
丁香醫生近期發文指出, 皮膚最外層有角質層, 健康狀態下有10%—30%的成分是水。 角質層外還有一層皮脂膜, 正常情況下有一定的保濕鎖水功能。 “皮膚長期處于不正常的含水量增高狀態會逐漸損傷皮膚屏障。 ”仲少敏強調, 皮膚沒有問題卻天天敷面膜, 不見得是好事。
誤區4:面膜=培養基, 敷面膜滋生細菌
網絡上傳言敷面膜等于往臉上抹培養基, 營養不僅不會被吸收還會孳生細菌。 仲少敏對此感到非常詫異, “這種說法有點太不科學了, 面膜和培養基完全是兩碼事, 敷面膜孳生細菌純屬謠言。 ”
市面上最常見的面膜是由面膜貼紙、面膜基布和精華液構成的水劑型面膜。 而培養基是指實驗室中供微生物、植物和動物細胞或組織生長和維持的人工培植的養料,
[責編: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