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脾胃不好可能誘發喘證

古今論喘者無不注重肺腎二髒, 而近代名醫張錫純卻獨具慧眼, 在其名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明確指出:“喘息一證當責之脾胃”, 其立意之新穎, 對後世啟迪尤大, 現就此觀點予以探討。

脾虛胃逆 痰濕迫肺

張氏謂:“痰鬱肺竅則作喘, 腎虛不納氣亦作喘。 是以論喘者恒責之肺腎二髒, 未有責之脾胃者。 不知胃氣以息息下行, 有時不下行而轉上逆, 並迫肺氣亦上逆即可作喘”。 說明脾病不能升清降濁, 胃氣逆而上行, 挾迫肺氣隨之上逆而喘息作矣;脾病則運化失權, 聚濕生痰, 痰飲內蘊, 氣血失其常度, 亦可上逆迫肺致喘。

此種喘息必兼有飲食減少、乏力、便溏、面黃肌瘦, 脈弦或弱等一派脾胃虛弱徵象。 治當健脾益胃、化痰定喘, 其創制“滋培湯”, 驗之臨床每獲奇效。

沖氣失和 胃氣逆肺

張氏指出:“有時腎虛氣化不攝, 則上注其氣於沖, 則沖氣又必上逆於胃, 以沖上連胃也。 由是, 沖氣兼挾胃氣上逆, 並迫肺氣亦上逆矣, 此喘之所由來也”。 說明腎虛肝弱, 以致納氣不利, 沖氣上幹, 挾胃氣上逆迫肺而致喘。 這一觀點正是對腎不納氣的具體解釋與補充完善, 並制定了“薯蕷納氣湯”, 方中用地黃、山藥以補腎, 山萸肉、龍骨補肝即以斂腎, 芍藥、甘草酸苦化陰, 合之柿霜之涼潤多液;蘇子、牛蒡子清痰降逆。 此外, 張氏尚創制參赭鎮氣湯益氣化痰、鎮沖定喘。

脾濕胃鬱 飲漬肺竅

其在書中寫道:“心肺陽虛, 致脾濕不運, 胃鬱不降, 飲食不化精徽, 變為飲邪, 停于胃口為滿悶, 溢於膈上為短氣, 漬滿肺竅為喘促, 滯膩咽喉為咳吐粘涎。 ”此段文字闡明了由於心肺陽虛, 導致脾虛胃鬱而致喘促的病理機制。 張氏創制理飲湯(桂枝、乾薑、白術、茯苓、甘草、厚樸、橘紅、白芍)以補益心肺健脾除飲。

綜上所述, 張錫純論喘著眼點在於脾胃, 即脾胃自病可以致喘;肝腎不足, 沖氣挾胃氣上逆迫肺亦可致喘;肝氣、肝火致胃氣上逆仍可作喘;心肺陽虛, 脾濕胃鬱, 以致飲漬肺竅作喘, 並且制定了相應的治療方藥, 究其用藥特點總以調理脾胃為中心, 又根據病機不同輔以補肝、益腎、疏肝、鎮沖、利肺、溫陽、化飲之品,

促使脾氣健運而胃氣和降, 痰飲清除而喘自定。

所以脾胃生津, 養好脾胃才是本質的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