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散的功效與作用
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 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 又學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 經過煎煮製成湯液, 即是我們所說的方劑。 今天為大家介紹三白散這種方劑。
【處方】 白牽牛二兩, 桑白皮(微炒)、白術、木通(去節)、陳皮(去白), 各半兩。
【炮製】 上搗為粗末。
【功能主治】 治膀胱蘊熱, 風濕相乘, 陰囊腫脹, 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 姜湯調下, 空心服, 未覺再進。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白牽牛60克 桑白皮(微炒)白術 木通(去節)陳皮(去白)各15克
【制法】 上藥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膀胱蘊熱, 風濕相乘, 陰囊腫脹,
【用法用量】 每服6克, 空腹時用生薑湯調下。 未覺再進。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三白散的功效和作用等, 其實無論是食物還是方劑都是為了讓我們去利用到裡面所含有的營養成分, 這樣才能發揮出更高的價值, 所以我們要對它們有個很好的瞭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