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國外鄰里關係比中國更熱乎

編者的話: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 近日,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調查發現, 80.9%的人感覺與10年前相比, 當下鄰里關係越來越冷漠, 40.6%的人不熟悉鄰居, 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認識鄰居。 這種由社會進步帶來的社會病、社區病和鄰里病, 必將影響鄰里和諧和社會和諧。 本期就請駐外帶我們一道來看看, 國外是如何處理鄰里關係的?如何讓鄰里關係多了一絲人情味?

德國:鄰居, 最好的報警器

本報駐德國特約 青 木

調查發現, 在中國, 如果生活中遇到困難, 僅有18.5%的人會首先向鄰居求助。 與之相比, 德國人更加看重鄰里關係,

而且鄰居還是你生活中最好的“報警器”。

最近, 出國採訪, 家裡卻遭到小偷的光顧。 一天傍晚, 鄰居維勒爾太太看到兩個人在家門口轉悠, 維勒爾太太覺得不對勁, 馬上報了警。 準備逃離的兩個小偷被聞訊趕來的員警逮了個正著。 之後, 維勒爾太太打電話告訴, 以確認是否有財物被竊。

這樣的事情還有不少。 所住的公寓樓下住著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 老太太患有多種疾病, 但她堅持不住老人院。 鄰居們時常幫她買菜、做家務等。 不過, 大家發現最近兩天都沒見到老太太, 覺得不對勁, 就去敲門, 但沒人回應。 大家連忙與其家人聯繫。 女兒打開老太太的門, 才發現她臥病在床, 奄奄一息。 眾人連忙送老人去醫院, 這才撿回一條命。

有了“鄰居報警器”, 許多意外就可以避免了。 德國柏林警察局家庭安全專家斯戴凡對《生命時報》表示, 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 德國很少發生偷竊、失火無人管、鑰匙插門上沒人管等事情。 這與德國鄰里之間相互幫助, 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

而且, 由於大家都“愛管閒事”, 鄰里之間的接觸也增多了。

英國:出臺鄰里互助方案

●本報駐英國特約 伍鐸克 ●田 鶴

英國人有時會和家人爭吵, 卻始終不願意和左右四鄰翻臉起爭執, 因為他們十分看重這層關係。

英國人多為獨門獨戶, 不過沒有防盜門窗, 後院也只有一人多高的竹木圍欄, 純粹是為了遮擋生活隱私, 基本起不到防盜避賊的作用。 但英國城鎮的治安總體很好, 其中的關鍵因素,

就是鄰里相互幫助。

為了提升居民的治安防範意識, 英國政府早在1982年就出臺了《鄰里守望相助方案》, 居民志願者在當地警方的支持下建立起鄰里守望組織(如圖2), 要求社區成員, 團結友愛, 組成社區工作小組和地方員警一起防止犯罪, 以此來改善社區成員的生活品質, 確保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社區感到安全。 鄰里守望組織基本上由志願者組成, 不像中國的居委會那麼正式, 但大家卻很盡心。 每個街道的組長會經常徵詢居民的意見或建議。 偶爾也會組織一些活動, 比如, 下雪天幫助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打掃門前的積雪。

很多民眾向表示, 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 也會習慣於相互幫助, 從小培養社會責任感,

懂得無私奉獻。

美國有個“鄰里之家”網

本報駐美國特約 張東秀

從很多美劇中可以看到, 美國人基本都是居住在自己獨立的房屋中, 很少像中國人那樣群居, 但這樣並不代表美國鄰里之間沒有感情。 在美國, 當有新鄰居搬來時, 他們都會帶著自己親手製作的蛋糕、餅乾等拜訪鄰居(如圖1), 以促進鄰里之間的感情。

為了加強鄰里關係, 2011月10月, 美國54名社區居民聯合創建了“鄰里之家”網。 創建者認為, 社區是每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根據地, 鄰里之間應該互相關心, 互相幫助, 建立一個友好、安全的生活環境。

最初, 人們只是利用這個平臺交換關於餐館、醫生口碑等資訊。 後來, 網站的用途越來越多:假如你家小狗丟了, 只要在網站上發條消息,

很快就會有人回應;需要修家電, 鄰居們會為你推薦距離最近、價格最便宜的修理店;大家會共同商討如何建立一個更加安全的社區。

與其他社交網站相比, “鄰里之家”網是一個更加真實的資訊交流平臺, 要求居民實名註冊, 必須提供真實的郵箱、家庭住址等。 網站負責人會認真核對資訊, 剔除虛假註冊者, 從而保證會員的安全。 目前, 該網站已在全美50個州創建了1.4萬個社區分站。

新西蘭:3月最後一周“鄰居節”

本報駐新西蘭特約 桂 林

數字時代很多人在社交網站上有無數朋友, 卻從未與近在咫尺的鄰居聊過天。 “你的鄰居是誰?”幾乎成了大家面對的共同問題。 在島國新西蘭, 人們十分看重鄰里關係, 洋溢著濃濃的人情味。

新西蘭地廣人稀, 住宅大多是獨門獨院。 雖然地界分明, 但這並沒有成為鄰里友情的屏障。 2011年, 新西蘭正式把3月的最後一個週末定為“鄰居節”(如圖3)。 新西蘭人在“鄰居節”裡會認真思考自己與鄰居相處的現狀, 如何做才能使鄰里關係更友好, 讓社區更安全等問題。 “鄰居節”的那個週末, 大家會不約而同地帶著美食走出家門, 坐在街道上或在一戶熱心人家的院子裡聊天。

除了“鄰居節”, 新西蘭人幾乎每週都會與鄰居一起聚會, 把鄰居視為親人、朋友。 在奧克蘭就參加過幾次這種聚會。 一般由一位鄰居發起, 他會事先發郵件通知, 邀請大家下午4點到街上聚會, 順便帶上自己製作的點心。 那天, 大部分居民會搬著椅子走出家門聚集在一起, 孩子們像過節一樣開心地奔跑,大人們交談,親如家人。

新西蘭人相信,鄰里間的友好和信任度,與犯罪率成反比。

新加坡“以吃睦鄰”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報導,新加坡非營利組織“行善運動”日前發起“一起用餐”行動,鼓勵民眾邀請鄰居到自家吃飯或各自準備菜肴到鄰居家聚餐。

報導稱,“一起用餐”計畫鼓勵人們加強鄰里溝通,減少矛盾。如果民眾有意舉辦鄰里聚餐會,卻又不擅長烹飪的話,可以進入“行善運動”官網,參考美食食譜。同時,官網上還會提供聚會遊戲和有趣的交流話題。新加坡“行善運動”秘書處總幹事袁國棟博士稱:“假設有150對夫婦,每對只需找三四位鄰居,就會吸引600多人參與這項活動。我們希望原本陌生的鄰居能通過這種方式建立感情,成為朋友。” 孩子們像過節一樣開心地奔跑,大人們交談,親如家人。

新西蘭人相信,鄰里間的友好和信任度,與犯罪率成反比。

新加坡“以吃睦鄰”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報導,新加坡非營利組織“行善運動”日前發起“一起用餐”行動,鼓勵民眾邀請鄰居到自家吃飯或各自準備菜肴到鄰居家聚餐。

報導稱,“一起用餐”計畫鼓勵人們加強鄰里溝通,減少矛盾。如果民眾有意舉辦鄰里聚餐會,卻又不擅長烹飪的話,可以進入“行善運動”官網,參考美食食譜。同時,官網上還會提供聚會遊戲和有趣的交流話題。新加坡“行善運動”秘書處總幹事袁國棟博士稱:“假設有150對夫婦,每對只需找三四位鄰居,就會吸引600多人參與這項活動。我們希望原本陌生的鄰居能通過這種方式建立感情,成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