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過勞死 ”夢魘籠罩下的IT精英們

他們是IT技術的代表, 是高科技武裝的化身;他們為國家和企業貢獻著自己的智慧、活力、激情甚至生命。 一個個年輕或壯年的生命, 在工作崗位上倒下, 令人扼腕歎息的同時, 人們不禁驚問, 他們的生命為什麼如此脆弱

2006年2月25日, 東軟集團嵌入式軟體事業部大連開發中心副主任張東因心臟病突發猝死, 年僅36歲。 消息傳出,業界譁然。 並不是驚歎一個心臟病人的去世,而是唏噓“又”一個IT人士的英年早逝。

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 2005年月12月15日, 前IBM大中華區政府及公眾事業部總經理李清平, 由於突發心肺衰竭去世,

享年46歲;2005年9月18日, 38歲的網易公司代理CEO孫德棣因病辭世;2004年4月8日, 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54歲的總裁楊邁在健身室猝死;2004年3月4日, 52歲的大中電器公司總經理胡凱心臟病突發……

IT人的短命讓博客網CEO方興東尤為感慨, 一時發出了“人生如狗”的感歎。 他引述國外某書的說法:“互聯網的時間尺度是以狗年來計算的, 我們的1年相當於普通人的7年。 ”他呼籲, 應該警惕互聯網快節奏的衝擊, 因為“使命和理想很重要, 但是生命依然高於一切”!

勞碌雕刻下的IT群生像

有人戲言, IT(資訊技術)就是I’m tired(我累了)的縮寫。 以下是3位不同階層IT人的自畫像。

全球副總裁:不斷講演和拜訪的機器人

3月16日清晨5點, Lisa Sieker在賓館的床上輾轉反側, 想睡又不敢熟睡。 今天的行程被排得滿滿的,

特別是早上要跟重要客戶會面。

作為SUN公司主管網路系統事業部市場與業務策劃的女副總裁, 此次Galaxy伺服器全球百城巡展活動把Lisa從美國總部拉到了中國。 今天是此行的最後一站——上海的第一天行程日。 昨晚,她還跟美國同事電話會議到深夜。

一陣鬧鈴聲把Lisa吵醒, 7:30了, 起床, 穿衣服, 梳洗……鏡子前的自己, 依然掛著深深的黑眼圈。 早飯時, 她特地多喝了一杯濃咖啡。

9:30, 在SUN中國公司華東華中區總經理蕭建生的引見下, 她與中國工商銀行南方(上海)資料中心蔣國強總經理等3人親切握手。 Lisa侃侃而談, 把自己的情緒吊得很高昂。 隨後Lisa被帶到工行會議室。

9:45, Lisa的演示正式開始。 回想幾天來, Lisa奔波於中國幾大城市:先飛到香港見客戶,

第2天到廣州, 那裡是全球百城巡展中國站的第一戰。 在廣州, 她參加了針對華南華西的客戶大會, 並接受了當地媒體的專訪。 第3天, 她又馬不停蹄飛往成都, 與當時客戶交流, 還參加了一場技術研討會。 當天晚上, 她飛到上海。 現在, Lisa已經熟練得可以不看演示稿了, 但每天晚上她還是認真預演, 不斷修改。

10:15, 講演結束, Lisa與蕭建生起身回賓館。 路上, 兩人抓緊時間討論在華東地區客戶間推廣Galaxy試用的評估報告。 下車後, Lisa匆匆吃完午飯, 立即進行客戶研討會的準備工作。 雖然會議下午2點開始, 但已有客戶提前到達, Lisa早早到會場接待。

14:00, Lisa站在講臺前講演, 感覺腿明顯有點發軟。 30位元大客戶在聽完介紹後, 對Galaxy伺服器很感興趣, 頻頻提問。 原定1小時的會議,

直到15:20客戶們還問個沒完, Lisa的嗓音逐漸有點發澀。

15:30, Lisa匆匆趕往2樓的商務中心會議室。 有細心的記者注意到她的黑眼圈, 問是不是太累了。 蕭建生機靈地首先致了開場白, 讓Lisa喝點飲料, 稍作休息。 問答階段對Lisa是個考驗, 幾個刁鑽的問題讓Lisa一遍遍解釋。 在幾位上海同事幫忙一起回答的空檔, 她趕緊喝了幾口咖啡, 眼袋也越來越深。

16:45,發佈會總算在同事的多次催促下結束。 Lisa坐進計程車回SUN上海分公司, 17:00還有與北京分公司同事的網路視訊會議。 Lisa選擇了閉目養神, 回想著幾天的中國之旅:相似的研討會現場、相似的領導握手寒喧、相似的微笑致意, 甚至相似的話語。 她不禁在心中感歎, 不如做一個貌似Lisa的機器人吧, 只要輸入講演和拜訪的程式就可以了。

Lisa在網路視訊會議前又喝了杯咖啡。 但過程中, 她多次念Galaxy時有點舌頭打結, 並且把廣州和成都的一些活動張冠李戴。

19:00~20:30, Lisa與上海公司高層吃工作餐, 討論第2天合作夥伴研討會的事宜。 飯後蕭建生建議去新天地泡吧放鬆, 她婉言拒絕了:“我現在只想回賓館泡個澡, 放鬆一下。 ”

22:00, 勞累了一天的Lisa終於回到賓館, 但半小時後, 她又要和美國同事開電話會議……

半夜, Lisa醒了, 怎麼也想不起剛才的電話會議是如何結束的, 只看到床頭櫃上擺著臨別時Jessica遞給她的明日行程滿滿當當的安排……

地區經理:拿鞭子抽打自己的人

淩晨4點, 呂波照例從被窩裡坐起身。 6個月前接任飛龍網上海公司經理以來, 呂波已經習慣了每天只睡4個小時。

不需要鬧鐘, 每天他都會在半夢半醒中想起工作, 然後意識越來越清晰, 直至困意全消。 腦供血不足的老毛病, 使他半夜起床後感到一陣暈眩, 要深深吐納幾口, 才感受好些。

MSN上, 公司總裁劉俊已經等了一會了。 “做教育培訓行業的攜程網”是劉俊的口號, 也是上海負責人呂波難以釋放的壓力。 兩人就人事安排事宜交換了意見, 呂波又開始自我批評:“上海的業績做得遠遠不夠, 我對不起你, 對不起上海眾多同事。 ”其實, 目前劉俊並沒有讓上海背任何指標, 但呂波總認為上海應是公司幾個分站中做得最好的。

6:30, 妻子的鬧鐘開始工作了,這個活鬧鐘就是呂波,叫妻子起床, 是他目前唯一能為妻子做的事。 吃完飯後兩人一起乘計程車上班。 呂波說:“每天下班到家都將近午夜,老婆一般都睡著了。計程車上這一段,是我們一天中交流最多的時間。”

8:50,呂波走進辦公室。抬頭一看,“沒有條件、沒有理由、沒有不可能”的橫幅已經拉起,這是他最新的管理原則。辦公桌上,已有數份檔等他批示。呂波一邊翻閱文件,一邊在筆記本上準備稍後的會議內容。今天週一,是例會的日子,10:00,全體員工會議;10:30,商務部會議;11:00,市場部會議。3場會連軸轉,呂波卻絲毫不覺得累:“對工作的高度投入可以忘記疲勞。”他絕不允許自己閑下來,因為“你停下休息的時候,競爭對手還在不斷前進”。

12:00,呂波和兩位屬下匆匆趕到飯店,今天約了1家培訓機構吃飯。他滔滔不絕地向客人介紹飛龍網,最後肚皮扁扁地送走對方。

14:00,正逢每月公司大掃除,看見員工都做得辛苦,呂波也換上牛仔褲想幫忙,短短6個月,原先合身的牛仔褲,腰身已經肥大得可以塞進一個拳頭。搬紙箱子時,他腳下一個踉蹌。這時,來了一個應聘內容部的小夥子。呂波強打精神親自面試,但是當他告訴對方,自己需要的是“物超所值的員工”,要做到能“容忍生活品質明顯下降”時,年輕人立即打了退堂鼓。

16:00,他召集客服部和內容部開會,再次重申:“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不能允許低級錯誤。不管對誰,我都是2個字——‘專業’!”突然,所有的電腦螢幕都暗了,辦公大樓的配電設備出了故障,聽說一時半刻修不好。初春的上海,夜幕已經降臨,呂波手一揮,“大家下班吧!”員工一陣歡呼。

呂波走到商務部經理面前,拍拍他的肩膀。對方苦笑了一下,明白今晚的時間又交給呂波了。呂波幾乎每天晚飯都在公司附近小飯館解決,每天都找個人來“陪他吃飯”。每當下班時他的目光在辦公室遊走,幾位主管就忐忑不安,不知道今天誰會被“抽壯丁”。今天關於開拓網路教育培訓業務,商務部經理出了幾個好點子,呂波興致頗高,又打電話給內容部經理,讓他立即加入。3個人聊得昏天黑地,直到店員過來通知要打烊了。

呂波到家時已經11點了。推開家門的刹那,他特別疲累。“工作時一直靠著一股精神支撐著,到家裡人就顯得尤其萎靡。”他說,“為了不讓老婆看到擔心,我還要拼命掩飾一下,但有時根本掩飾不了。”

程式師:會寫代碼的牲口

午夜,小蘇用手枕著頭,睡不著覺。他是上海啟明軟體的一名員工,一年中難得在家呆幾天。一個月前,公司的銷售前腳在深圳簽下一張大單,小蘇和一名同事後腳就拎著行李箱上路了。一人負責現場實施、一人負責開發,直到項目完成才能回家。

小蘇心裡很煩,白天的一幕幕又浮現在他的眼前。

早上8點,小蘇剛到客戶公司,同事就過來找他了,說客戶又提出了新的需求,要在第二天下午3點前完成。這已經是客戶1周內第3次變更需求了。每改1次就涉及近萬行的原始程式碼,讓他幾天疲於奔命。怎麼又改了?小蘇立刻找對方IT主管交涉,但對方正眼也不瞧他一下,側著頭說,你們銷售經理已經答應我了,你們照做就對了。沒辦法,銷售隨便一句,小蘇和同事就要忙上幾個月。

小蘇打開筆記本開始工作,時間緊急,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也沒有,他盡可能多用快速鍵,不用滑鼠,因為他覺得把手從鍵盤上移開的這0.01秒也是一種奢侈。每到心煩的時候,小蘇總習慣撓頭,他發現自己的頭頂日漸透亮。

中午,為了抓緊時間,小蘇讓同事幫忙訂一份盒飯,他關照一定要訂大排飯。根據他的經驗,像程式設計這樣費腦力的活,一定要用大葷來補充營養,否則到下午腦子就不好使了。這個習慣導致了他的將軍肚脂肪肝。

14:00,調試屢屢報錯,卻怎麼也看不出代碼錯在哪裡,小蘇感覺胃一再抽緊,這才發現居然忘記吃飯了。幾個小時過去了,就是看不出哪裡有問題。小蘇額頭冷汗直冒,感覺心臟在胸腔裡越跳越快,一種極度煩躁不安的情緒在五臟六腑裡翻騰。他很想抄起椅子把電腦砸了。

都說程式師是一門吃青春飯的活兒,年紀大的永遠拼不過剛畢業的。30歲的小蘇日益感受到這種危機,特別在這種被卡住的當口。“看來,我真的是老了。”小蘇沮喪極了。

有時候,小蘇覺得自己就像是一頭會編代碼的牲口,被老闆隨意派來派去,蘭州、烏魯木齊、雲南……銷售可以指揮你,客戶也可以指揮你,程式師唯一能做的就是低頭程式設計,換來頸椎病、肩膀疼、滑鼠腕、眼睛發澀、白髮早生。

來深圳1個月了,小蘇都沒時間上街逛逛。“我們沒有休閒生活,晚上除了加班,就是學習,不學習就很快被淘汰。”在很多人眼裡,程式師是“木訥”的、“毫無情趣”的。小蘇說:“我們唯一談得上放鬆的活動就是打遊戲。我不知道目前流行什麼,除了優盤、MP3,我不知道什麼還可以當禮物送給別人。”

有一天晚上賓館停電,不能用電腦了,他就好像離開了水的魚一樣,不安、焦慮,無所事事,這讓小蘇意識到自己除了電腦就一無所有。

現在,他寫英文第1個字母總會大寫,看見帶有底線的文字就想用滑鼠點擊,碰上反悔的事情就想按Ctrl+Z恢復。小蘇說,自己肯定是得了電腦強迫症。

23:00,小蘇終於找到了那個該死的錯誤,其實是一個很低級的語法失誤,而且在一個很顯眼的位置上,但就是耗費了大半天時間。小蘇沒有繼續工作,因為感覺大腦已不聽使喚。小蘇把鬧鐘調到了5點,卻睡不著了。枕著自己的手考慮再三,小蘇決定在月底合同到期時,辭掉這份程式員工作:“我只想回到正常人的軌道上,不論是生活方式還是心理上。”

探病解毒IT過勞症

IT人超負荷的工作已經引起各方的關注。給過勞把把脈,我們應該開出怎樣的藥方?

過勞也符合“摩爾定律”嗎

2006年2月27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亞健康研究中心舉辦的“過勞死”問題學術研討會上,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劉漪對最近發生的92個過勞死案例進行分析,發現近年來“過勞死”發病率直線上升、男性人群居多。科教、IT、公安和新聞行業“過勞死”人群的平均年齡已在44歲之下,成為重災區。IT階層“過勞死”年齡最低,只有37.9歲。

IT業憑什麼摘得這頂“黑色桂冠”?IDC華東總監張明認為,這是由IT行業產品更新快決定的。“聽見過作家有過勞死嗎?很少——因為他們寫一部作品,會有很長的時間醞釀,有充分的時間勞逸結合。”

英特爾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於1965年預言“微晶片上集成的電晶體數目每12個月翻一番”。多年後的事實證明,晶片技術日新月異的更新速度遠高於摩爾當年天文數字般的預言。“不僅晶片的更新符合‘摩爾定律’,整個IT產業鏈都由它無形操縱,因為它們都圍繞晶片展開。頻繁更新是整個IT業的主旋律,當然會造成節奏快、壓力大的行業環境了。”張明說。

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美世諮詢的雇員福利計畫中國諮詢總監范志華則認為:“凡是高度依靠從業人員腦力資源的行業,都有更易過勞死的傾向,IT、科教、新聞等皆屬此類。”

“並不是所有高精行業都容易造成過勞。如汽車和製藥都是資本密集型產業,主要通過投入資金改進生產線來達到產品推陳出新。”在他看來,像IT這類智力密集型產業,需要依靠從業人員高度的腦力活動來發展,“人腦就相當於IT行業的機器,企業要想發展,只能不斷鞭策員工人腦這部機器快速運行,過勞就成了必然。”

“行業和企業管理都是外因,人本身的內因更為重要。IT業從業人員的自我期許過高。”上海社科院亞健康中心副主任夏國美認為,“很多時候,是員工自己選擇了超負荷的生活方式。”

人喘不過氣來的工作節奏下,不少人甚至連看病的時間都沒有。據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統計,在一些慢性病或是頸椎病的科室中,有將近10%的掛號者是代人看病的。找人代勞者大多是一些白領人士,特別是一些IT從業人員。因為他們找不出看病的時間,只好請人代述“病情”,胡亂抓藥了!

IT業發展的特定階段,也決定了從業人員壓力過大。由於前兩年IT業泡沫破滅,造成風險投資對整個行業的觀望,使得現在的IT企業運營資本比先前吃緊很多。企業在今天沒有更多的錢雇用員工,常常是一個人頂兩人用。

自中國幾家網路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表現不俗以來,“上市”儼然成為眾多IT企業的終極奮鬥目標。每3個月就要交出1份漂亮的成績單,這使得上市企業一分一秒都不敢鬆懈,同時也把經營壓力分解到每位員工頭上。51job的CEO甄榮輝說:“先前,為了赴美上市我把自己弄得很痛苦;但成功上市後,我更痛苦了!”

你的員工離猝死多遠

員工壓力過大,健康狀態堪憂。企業如何防患於未然?

“中關村人力資源經理協會”日前所做的一份關於園區員工生活的調查顯示,12.6%的員工生活方式(飲食、睡眠、運動)很差,44.7%的員工有時不好,加上工作壓力大,造成亞健康狀態普遍。而身體不舒服時,46.5%的員工自己買藥,18.5%的員工回家歇一歇,諮詢醫生、看醫生的比例僅占5.2%,這不僅說明了員工就醫觀念弱,也反映出企業並沒有方便就醫的環境和條件。在殘酷的優勝劣汰面前,企業沒有多餘的精力考慮為員工的健康提供保障。

一些亞洲國家如日本、中國的企業文化中是以‘加班多少’作為衡量員工是否努力的標準,許多人的工作時間都大大超過法定的8小時。國內企業大多不設加班工資。美世諮詢范志華認為:“企業自身面臨的競爭程度、企業整體實力的小環境,以及國家法規建設、民族文化等整個大環境,造成了國內企業比國外企業差、民營企業比大型企業差的現象。”

一些國內企業已經意識到員工健康問題,特設了健康輔導人員為員工提供服務,如百度的首位健康輔導師日前已經上崗,但員工往往會有隱私方面的顧慮。由第3方EAP(員工幫助計畫)機構來擔任這一工作,既專業又能最大限度地打消員工不必要的顧慮。除了一些跨國企業在華機構之外,不少大型國內企業,如聯想,也已經在幾年前引進了EAP計畫。而剛剛發生張東猝死事件的東軟集團,也表示將適時引進該計畫。

過勞早逝企業如何善後

員工猝死事件必定對企業形象造成不良影響。如何處理善後,考驗著企業的管理情商。

今年2月25日,東軟集團張東在週末加班時因心臟病突發猝死。據集團高級公關經理楊喜文向記者介紹,東軟已經按照集團內部標準應急程式處理了張東的身後事宜:1、事發後,立即組建由員工所在部門、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行政管理部門和工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緊急處理小組; 2、瞭解事實,迅速通知死者家屬(死因請醫生或法醫鑒定);3、通知相關保險公司,同時儘快落實公司相關的撫恤政策;4、組建治喪委員會,舉辦追悼會和遺體告別儀式;5、做好死者家屬的接待和撫慰工作,妥善處理和答覆其家屬的意見,保持與他們的長期聯絡並關心其生活。注重身後事,一向是中國人的傳統。東軟等國內多數大中型企業已經能夠基本處置到位。

並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妥善處理員工身後事宜。原戴爾公司員工鄭傑加班時突然倒地,50多天后因胃癌過世。其家人與戴爾因為賠償爭議,最終對簿公堂。此事經媒體披露後,戴爾的強硬態度引發社會爭議。雖然戴爾始終沒有在鄭傑事件上鬆口,但事後公司增加了一項“員工新福利”:每年全部體檢。而原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王華,也已跳槽離開。

不過,很多IT人在血的教訓中已經開始覺悟,開始選擇趨向健康的生活——儘管生活還是以工作為中心,但他們已經看到了健康的威脅,這就是進步。

2001年9月,如果重病初愈的孫德棣選擇休整,婉拒網易代理CEO的帥印……

2004年4月8日夜,從滬回京的楊邁如果在家中沙發上看一會書,而非無視舟車勞累在健身房裡飛奔……

2006年2月25日,如果東軟張東選擇跟家人踏青,而不是週末加班……

如果他們當初沒有選擇“拼”,他們的事業也並不會因此走向沒落。活著,就有了無限的希望和機會。

“畢竟整個IT行業要靠‘人’來推動,‘人’才是最基本的關鍵因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可不必急在一時。”美世諮詢的范志華說,“有時候要懂得自我釋放,對個人和企業皆如此。”( 作者:佚名)

IT業是一個創造無數神話的地方,但是別忘記,創造神話的主角是“人”。沒有了主角,神話就變成了一幕幕悲劇。不要做下一個倒下的IT人,這是一句忠告,也是祝福!

呂波說:“每天下班到家都將近午夜,老婆一般都睡著了。計程車上這一段,是我們一天中交流最多的時間。”

8:50,呂波走進辦公室。抬頭一看,“沒有條件、沒有理由、沒有不可能”的橫幅已經拉起,這是他最新的管理原則。辦公桌上,已有數份檔等他批示。呂波一邊翻閱文件,一邊在筆記本上準備稍後的會議內容。今天週一,是例會的日子,10:00,全體員工會議;10:30,商務部會議;11:00,市場部會議。3場會連軸轉,呂波卻絲毫不覺得累:“對工作的高度投入可以忘記疲勞。”他絕不允許自己閑下來,因為“你停下休息的時候,競爭對手還在不斷前進”。

12:00,呂波和兩位屬下匆匆趕到飯店,今天約了1家培訓機構吃飯。他滔滔不絕地向客人介紹飛龍網,最後肚皮扁扁地送走對方。

14:00,正逢每月公司大掃除,看見員工都做得辛苦,呂波也換上牛仔褲想幫忙,短短6個月,原先合身的牛仔褲,腰身已經肥大得可以塞進一個拳頭。搬紙箱子時,他腳下一個踉蹌。這時,來了一個應聘內容部的小夥子。呂波強打精神親自面試,但是當他告訴對方,自己需要的是“物超所值的員工”,要做到能“容忍生活品質明顯下降”時,年輕人立即打了退堂鼓。

16:00,他召集客服部和內容部開會,再次重申:“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不能允許低級錯誤。不管對誰,我都是2個字——‘專業’!”突然,所有的電腦螢幕都暗了,辦公大樓的配電設備出了故障,聽說一時半刻修不好。初春的上海,夜幕已經降臨,呂波手一揮,“大家下班吧!”員工一陣歡呼。

呂波走到商務部經理面前,拍拍他的肩膀。對方苦笑了一下,明白今晚的時間又交給呂波了。呂波幾乎每天晚飯都在公司附近小飯館解決,每天都找個人來“陪他吃飯”。每當下班時他的目光在辦公室遊走,幾位主管就忐忑不安,不知道今天誰會被“抽壯丁”。今天關於開拓網路教育培訓業務,商務部經理出了幾個好點子,呂波興致頗高,又打電話給內容部經理,讓他立即加入。3個人聊得昏天黑地,直到店員過來通知要打烊了。

呂波到家時已經11點了。推開家門的刹那,他特別疲累。“工作時一直靠著一股精神支撐著,到家裡人就顯得尤其萎靡。”他說,“為了不讓老婆看到擔心,我還要拼命掩飾一下,但有時根本掩飾不了。”

程式師:會寫代碼的牲口

午夜,小蘇用手枕著頭,睡不著覺。他是上海啟明軟體的一名員工,一年中難得在家呆幾天。一個月前,公司的銷售前腳在深圳簽下一張大單,小蘇和一名同事後腳就拎著行李箱上路了。一人負責現場實施、一人負責開發,直到項目完成才能回家。

小蘇心裡很煩,白天的一幕幕又浮現在他的眼前。

早上8點,小蘇剛到客戶公司,同事就過來找他了,說客戶又提出了新的需求,要在第二天下午3點前完成。這已經是客戶1周內第3次變更需求了。每改1次就涉及近萬行的原始程式碼,讓他幾天疲於奔命。怎麼又改了?小蘇立刻找對方IT主管交涉,但對方正眼也不瞧他一下,側著頭說,你們銷售經理已經答應我了,你們照做就對了。沒辦法,銷售隨便一句,小蘇和同事就要忙上幾個月。

小蘇打開筆記本開始工作,時間緊急,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也沒有,他盡可能多用快速鍵,不用滑鼠,因為他覺得把手從鍵盤上移開的這0.01秒也是一種奢侈。每到心煩的時候,小蘇總習慣撓頭,他發現自己的頭頂日漸透亮。

中午,為了抓緊時間,小蘇讓同事幫忙訂一份盒飯,他關照一定要訂大排飯。根據他的經驗,像程式設計這樣費腦力的活,一定要用大葷來補充營養,否則到下午腦子就不好使了。這個習慣導致了他的將軍肚脂肪肝。

14:00,調試屢屢報錯,卻怎麼也看不出代碼錯在哪裡,小蘇感覺胃一再抽緊,這才發現居然忘記吃飯了。幾個小時過去了,就是看不出哪裡有問題。小蘇額頭冷汗直冒,感覺心臟在胸腔裡越跳越快,一種極度煩躁不安的情緒在五臟六腑裡翻騰。他很想抄起椅子把電腦砸了。

都說程式師是一門吃青春飯的活兒,年紀大的永遠拼不過剛畢業的。30歲的小蘇日益感受到這種危機,特別在這種被卡住的當口。“看來,我真的是老了。”小蘇沮喪極了。

有時候,小蘇覺得自己就像是一頭會編代碼的牲口,被老闆隨意派來派去,蘭州、烏魯木齊、雲南……銷售可以指揮你,客戶也可以指揮你,程式師唯一能做的就是低頭程式設計,換來頸椎病、肩膀疼、滑鼠腕、眼睛發澀、白髮早生。

來深圳1個月了,小蘇都沒時間上街逛逛。“我們沒有休閒生活,晚上除了加班,就是學習,不學習就很快被淘汰。”在很多人眼裡,程式師是“木訥”的、“毫無情趣”的。小蘇說:“我們唯一談得上放鬆的活動就是打遊戲。我不知道目前流行什麼,除了優盤、MP3,我不知道什麼還可以當禮物送給別人。”

有一天晚上賓館停電,不能用電腦了,他就好像離開了水的魚一樣,不安、焦慮,無所事事,這讓小蘇意識到自己除了電腦就一無所有。

現在,他寫英文第1個字母總會大寫,看見帶有底線的文字就想用滑鼠點擊,碰上反悔的事情就想按Ctrl+Z恢復。小蘇說,自己肯定是得了電腦強迫症。

23:00,小蘇終於找到了那個該死的錯誤,其實是一個很低級的語法失誤,而且在一個很顯眼的位置上,但就是耗費了大半天時間。小蘇沒有繼續工作,因為感覺大腦已不聽使喚。小蘇把鬧鐘調到了5點,卻睡不著了。枕著自己的手考慮再三,小蘇決定在月底合同到期時,辭掉這份程式員工作:“我只想回到正常人的軌道上,不論是生活方式還是心理上。”

探病解毒IT過勞症

IT人超負荷的工作已經引起各方的關注。給過勞把把脈,我們應該開出怎樣的藥方?

過勞也符合“摩爾定律”嗎

2006年2月27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亞健康研究中心舉辦的“過勞死”問題學術研討會上,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劉漪對最近發生的92個過勞死案例進行分析,發現近年來“過勞死”發病率直線上升、男性人群居多。科教、IT、公安和新聞行業“過勞死”人群的平均年齡已在44歲之下,成為重災區。IT階層“過勞死”年齡最低,只有37.9歲。

IT業憑什麼摘得這頂“黑色桂冠”?IDC華東總監張明認為,這是由IT行業產品更新快決定的。“聽見過作家有過勞死嗎?很少——因為他們寫一部作品,會有很長的時間醞釀,有充分的時間勞逸結合。”

英特爾公司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於1965年預言“微晶片上集成的電晶體數目每12個月翻一番”。多年後的事實證明,晶片技術日新月異的更新速度遠高於摩爾當年天文數字般的預言。“不僅晶片的更新符合‘摩爾定律’,整個IT產業鏈都由它無形操縱,因為它們都圍繞晶片展開。頻繁更新是整個IT業的主旋律,當然會造成節奏快、壓力大的行業環境了。”張明說。

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美世諮詢的雇員福利計畫中國諮詢總監范志華則認為:“凡是高度依靠從業人員腦力資源的行業,都有更易過勞死的傾向,IT、科教、新聞等皆屬此類。”

“並不是所有高精行業都容易造成過勞。如汽車和製藥都是資本密集型產業,主要通過投入資金改進生產線來達到產品推陳出新。”在他看來,像IT這類智力密集型產業,需要依靠從業人員高度的腦力活動來發展,“人腦就相當於IT行業的機器,企業要想發展,只能不斷鞭策員工人腦這部機器快速運行,過勞就成了必然。”

“行業和企業管理都是外因,人本身的內因更為重要。IT業從業人員的自我期許過高。”上海社科院亞健康中心副主任夏國美認為,“很多時候,是員工自己選擇了超負荷的生活方式。”

人喘不過氣來的工作節奏下,不少人甚至連看病的時間都沒有。據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統計,在一些慢性病或是頸椎病的科室中,有將近10%的掛號者是代人看病的。找人代勞者大多是一些白領人士,特別是一些IT從業人員。因為他們找不出看病的時間,只好請人代述“病情”,胡亂抓藥了!

IT業發展的特定階段,也決定了從業人員壓力過大。由於前兩年IT業泡沫破滅,造成風險投資對整個行業的觀望,使得現在的IT企業運營資本比先前吃緊很多。企業在今天沒有更多的錢雇用員工,常常是一個人頂兩人用。

自中國幾家網路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表現不俗以來,“上市”儼然成為眾多IT企業的終極奮鬥目標。每3個月就要交出1份漂亮的成績單,這使得上市企業一分一秒都不敢鬆懈,同時也把經營壓力分解到每位員工頭上。51job的CEO甄榮輝說:“先前,為了赴美上市我把自己弄得很痛苦;但成功上市後,我更痛苦了!”

你的員工離猝死多遠

員工壓力過大,健康狀態堪憂。企業如何防患於未然?

“中關村人力資源經理協會”日前所做的一份關於園區員工生活的調查顯示,12.6%的員工生活方式(飲食、睡眠、運動)很差,44.7%的員工有時不好,加上工作壓力大,造成亞健康狀態普遍。而身體不舒服時,46.5%的員工自己買藥,18.5%的員工回家歇一歇,諮詢醫生、看醫生的比例僅占5.2%,這不僅說明了員工就醫觀念弱,也反映出企業並沒有方便就醫的環境和條件。在殘酷的優勝劣汰面前,企業沒有多餘的精力考慮為員工的健康提供保障。

一些亞洲國家如日本、中國的企業文化中是以‘加班多少’作為衡量員工是否努力的標準,許多人的工作時間都大大超過法定的8小時。國內企業大多不設加班工資。美世諮詢范志華認為:“企業自身面臨的競爭程度、企業整體實力的小環境,以及國家法規建設、民族文化等整個大環境,造成了國內企業比國外企業差、民營企業比大型企業差的現象。”

一些國內企業已經意識到員工健康問題,特設了健康輔導人員為員工提供服務,如百度的首位健康輔導師日前已經上崗,但員工往往會有隱私方面的顧慮。由第3方EAP(員工幫助計畫)機構來擔任這一工作,既專業又能最大限度地打消員工不必要的顧慮。除了一些跨國企業在華機構之外,不少大型國內企業,如聯想,也已經在幾年前引進了EAP計畫。而剛剛發生張東猝死事件的東軟集團,也表示將適時引進該計畫。

過勞早逝企業如何善後

員工猝死事件必定對企業形象造成不良影響。如何處理善後,考驗著企業的管理情商。

今年2月25日,東軟集團張東在週末加班時因心臟病突發猝死。據集團高級公關經理楊喜文向記者介紹,東軟已經按照集團內部標準應急程式處理了張東的身後事宜:1、事發後,立即組建由員工所在部門、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行政管理部門和工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緊急處理小組; 2、瞭解事實,迅速通知死者家屬(死因請醫生或法醫鑒定);3、通知相關保險公司,同時儘快落實公司相關的撫恤政策;4、組建治喪委員會,舉辦追悼會和遺體告別儀式;5、做好死者家屬的接待和撫慰工作,妥善處理和答覆其家屬的意見,保持與他們的長期聯絡並關心其生活。注重身後事,一向是中國人的傳統。東軟等國內多數大中型企業已經能夠基本處置到位。

並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妥善處理員工身後事宜。原戴爾公司員工鄭傑加班時突然倒地,50多天后因胃癌過世。其家人與戴爾因為賠償爭議,最終對簿公堂。此事經媒體披露後,戴爾的強硬態度引發社會爭議。雖然戴爾始終沒有在鄭傑事件上鬆口,但事後公司增加了一項“員工新福利”:每年全部體檢。而原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王華,也已跳槽離開。

不過,很多IT人在血的教訓中已經開始覺悟,開始選擇趨向健康的生活——儘管生活還是以工作為中心,但他們已經看到了健康的威脅,這就是進步。

2001年9月,如果重病初愈的孫德棣選擇休整,婉拒網易代理CEO的帥印……

2004年4月8日夜,從滬回京的楊邁如果在家中沙發上看一會書,而非無視舟車勞累在健身房裡飛奔……

2006年2月25日,如果東軟張東選擇跟家人踏青,而不是週末加班……

如果他們當初沒有選擇“拼”,他們的事業也並不會因此走向沒落。活著,就有了無限的希望和機會。

“畢竟整個IT行業要靠‘人’來推動,‘人’才是最基本的關鍵因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可不必急在一時。”美世諮詢的范志華說,“有時候要懂得自我釋放,對個人和企業皆如此。”( 作者:佚名)

IT業是一個創造無數神話的地方,但是別忘記,創造神話的主角是“人”。沒有了主角,神話就變成了一幕幕悲劇。不要做下一個倒下的IT人,這是一句忠告,也是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