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艾灸能治類風濕嗎

患上類風濕之后, 是需要積極采取治療措施的, 類風濕越早治療越容易控制病情, 日常生活中, 治療類風濕的方法是很多的, 艾灸在平時是一種中醫養生保健的方法, 艾灸對人身體健康的好處是很多的, 艾灸還可以用來治療很多的疾病, 患上類風濕疾病, 不知道用艾灸治療嗎?

艾灸能治類風濕嗎?

艾灸是可以治療類風濕的, 艾灸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 臨床采用艾絨制成的艾柱或艾條溫灸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 激發經絡的經氣, 達到治病目的。 其主要適用于虛證和寒證, 起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

對于辨證類型屬于寒證、濕證、虛證, 且脾胃功能較弱的類風濕患者較為適用。 但艾灸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 單純依靠艾灸的力量無法將類風濕關節炎治愈。

類風濕怎樣艾灸?

1、阿是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疼痛部位, 這類穴位主要是隨著患者的患病部位而定, 位置一般在病變部位的局部, 也有可能在疼痛較遠的部位, 也就是說其沒有固定的名稱以及位置。 在艾灸時, 可以采用隔姜灸法, 也可以直接使用艾盒艾灸或手持艾條固定灸法, 每次應該連續艾灸20分鐘以上。

2、曲池:此穴屬于手陽明大腸經穴, 在我們的左右手肘各一個。 取穴時要保持正坐, 同時應該屈肘, 在肘部橫紋盡頭有凹陷位置就是此穴, 得了類風濕的患者每次同樣可艾灸20分鐘以上。

3、足三里:這個穴位屬于足陽明胃經, 在小腿前外側膝眼下三寸, 橫移一指寬即是此穴, 艾灸此穴可以起到驅寒除濕、活血通絡的作用。 艾灸時最好使用單聯艾灸盒, 每次每個穴位應該艾灸20分鐘以上。

4、血海:此穴位屬足太陰脾經, 并且雙腿各有一個。 取穴時, 首先需要保持站立, 同時需要將腿繃直, 在膝蓋凹陷的處的上方隆起的肌肉的頂端就是此穴, 類風濕患者每次在左右兩個血海穴應該各艾灸20分鐘以上。

類風濕性關節炎日常護理:

1、我們應該適當的進行一些戶外運動, 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 可幫助排除體內多余的酸性物質, 從而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

2、注意保暖,

盡量避免受風、受潮、受寒;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在發病前或復發前都有受涼、受潮等病史, 提出了這些因素在本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3、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防注意勞逸結合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

4、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控制自身飲食結構。 飲食的酸堿平衡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防及并發癥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少吃肉類, 多吃蔬菜。

5、保持良好的心態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防必須做到的。 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堿性體質, 從而預防關節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