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踝關節術後康復訓練

有些人可能會出現踝關節的嚴重扭傷, 又或者說是其他的情況, 踝關節受損了以後, 必須要採用手術來進行治療, 如此才能夠得到一個好的效果。 而且經過手術以後, 也並不是立馬就能夠行動自如, 還需要經過一些康復訓練才可以。 踝關節康復訓練有哪些呢?下面就來根據手術的時間來介紹具體的康復訓練。

術後1天

活動足趾:用力、緩慢、盡可能大範圍地活動足趾, 但絕對不可能引起踝關節活動。 5分鐘/組, 1組/1小時。

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群)等長收縮練習:即大腿肌肉繃勁及放鬆, 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做, 大於500次/日。

術後2天~3周

繼續以上練習, 可扶雙拐、腳不著地, 但只是如廁等必要的日常生活。

開始抬腿練習:30次/組, 組間休息30秒, 連續練習4~6組, 2~3次/日。 練習時有可能因石膏托過重無法完成。

逐漸開始腿部肌力練習:目的是恢復支具固定期萎縮的大腿肌肉。 練習腿部絕對力量, 選用中等負荷(完成20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 20次/組, 連續練習2~4組, 組間休息60秒, 至疲勞為止。

術後4周~6周

開始踝關節主動屈伸練習:緩慢、用力、最大限度地繃腳尖和勾腳尖(必須在無痛或微痛範圍內。 因早期組織癒合尚不夠堅固, 過度牽拉可能造成不良後果)10~15分鐘/次, 2次/日。 可在練習前熱水泡腳20~30分鐘, 以提高組織溫度改善延展性, 加強練習效果。

由專業醫師根據情況決定開始被動踝關節屈伸練習:逐漸加力並增大活動度, 10~15分鐘/次, 2次/日。 活動度練習應循序漸進, 在1~2個月內使踝關節的活動度達到與健側相同。

可扶單拐、腳著地行走, 開始負重及重心轉移練習, 使換腿逐漸負重, 5~10分鐘/次, 2次/日。 訓練2周左右力求達到正常步態行走。

開始靜蹲練習:加強腿部力量, 以強化下肢功能和控制能力, 2分鐘/次, 休息5秒, 10次/組, 2~3組/日。

抗阻“勾腳”練習:對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勾腳”動作(腳尖向上勾的動作), 30次/組, 組間休息30秒, 連續練習4~6組, 2~3次/日。

抗阻“繃腳”練習:對抗橡皮筋阻力完成“繃腳”動作(腳尖向下踩的動作), 30次/組, 組間休息30秒, 連續練習4~6組, 2~3次/日。

開始踝關節及下肢功能練習:

前向跨步練習:力量增強後可雙手提重物作為負荷或在踝關節處加沙袋作為負荷以強化練習, 20次/組, 組間間隔30秒, 連續練習2~4組, 2~3次/日。 要求動作緩慢,

控制上體不晃動。

後向跨步練習:力量增強後可雙手提重物作為負荷或在踝關節處加沙袋作為負荷以強化練習, 20次/組, 組間間隔30秒, 連續練習2~4組, 2~3次/日。 要求動作緩慢, 控制上體不晃動。

側向跨步練習:力量增強後可雙手提重物作為負荷或在踝關節處加沙袋作為負荷以強化練習, 20次/組, 組間間隔30秒, 連續練習2~4組, 2~3次/日。 要求動作緩慢, 控制上體不晃動。

手術6~8周後:

經專業醫師複查評定認為韌帶癒合良好, 可逐漸恢復運動。

踝關節內外翻活動度練習:緩慢、用力、最大限度內外翻踝關節。 必須在無痛或微痛範圍內, 並逐漸增加角度和活動度(因組織癒合尚不夠堅固, 過度牽拉可能造成不良後果)。 10~15分鐘/次, 2次/日。 可在練習前後熱水泡腳20~30分鐘,

以提高組織溫度改善延展性, 加強練習效果。

全面恢復踝關節肌力和控制力:提踵練習, 即用腳尖站立, 2分鐘/次, 休息5秒, 10次/組, 2~3組/日。

坐位垂腿“勾腳”練習:對抗沙袋等重物的重量為阻力完成動作, 30次/組, 組間休息30秒, 連續練習4~6組, 2~3次/日。

抗阻內外翻練習: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動作, 30次/組, 組間休息30秒, 連續練習4~6組, 2~3次/日。

強化下肢功能:保護下全蹲, 雙腿平均分配體重, 盡可能使臀部觸及足跟, 3~5分鐘/次, 1~2次/日。

開始單腿蹲起練習:要求動作緩慢, 控制上體不晃動。 必要時可雙手提重物以增加練習難度, 3~5分鐘/次, 1~2次/日。

臺階前向下練習:力量增強後可雙手提重物作為負荷或在踝關節處加沙袋作為負荷以強化練習, 20次/組, 組間間隔30秒, 連續練習2~4組, 2~3次/日。要求動作緩慢,控制上體不晃動。

2~3次/日。要求動作緩慢,控制上體不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