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節後腸胃不適怎麼辦 推薦三款食療方

春節期間, 不少人大吃大喝、推杯換盞、熬夜狂歡。 結果胃腸道也是各種苦不堪言:消化不良、腹瀉腹痛、痔瘡便秘等腸胃病、肛腸病接踵而來。

面對這些節後綜合征, 專家給你一些實用的食療小妙方。

1.山楂陳皮粥(除膩消食)

山楂和陳皮都是消食利器, 而大米粥又比較溫和, 北將二者同煮熬制食用, 可以消除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狀。 製作時水添多一些, 此粥熬煮時間較長, 一方面使米軟爛易消化, 另一方面更好地發揮山楂和陳皮的作用。

薑橘飲:將生薑切末, 橘皮切絲, 用水煮取汁。 生薑可以健胃理氣, 降逆止嘔, 而橘皮也可行氣健胃, 二者可以改善由於暴飲暴食導致的胃脹、口淡等症狀。

2.攪麵湯(滋養脾胃)

由於麵食容易消化, 吃的時候胃酸分泌得少, 胃不至於疲勞, 因此有健脾養胃的功效。 其製作很簡單, 取些麵粉少量添加涼水, 不斷朝一個方向攪拌,

再將其下入鍋中, 加水加熱。 繼續熬煮至麵湯變得晶瑩透明, 加些青菜、雞蛋或蔥花, 輕輕攪拌即可出鍋。

此外, 建議也可以試試大米湯、龍鬚麵或煮面片, 其富含碳水化合物, 對腸胃的刺激較小, 適用於腸胃的恢復。

3.豆渣雜糧窩頭(幫助排便)

豆類富含卵磷脂和膳食纖維, 有利於腸胃蠕動, 幫助排便。 而雜糧中富含粗纖維, 也是便秘的剋星。 她推薦將雜糧窩頭作為主食, 加入豆渣一起蒸制, 做出來的窩頭香軟蓬鬆, 避免了剌口的感覺。

提示:有痔瘡的人要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還可以在便後用溫熱清水洗淨, 再塗抹少量紅黴素軟膏, 可減輕不適症狀。

節後調理, 除了喝一些煮得比較軟爛的粥湯外, 醫生建議同時搭配一些小菜, 如菠菜、茼蒿、油菜、生菜等應季的綠葉菜,

涼拌或清炒都不錯, 其清爽可口, 而且低熱量低脂肪, 胃腸不好的人可以嘗試下。

節後腸胃不適飲食調理方法

1.清淡食物配粗糧

吃了幾天的大魚大肉, 想必也吃膩了, 這時候要多吃點清淡的東西讓腸胃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

節後幾天的主食要以穀類粗糧為主, 可以適量增加玉米、燕麥等成分, 要注意增加深色或綠色蔬菜的比例。

同時, 多喝粥和湯, 比如新鮮的綠葉蔬菜、小米粥、麵條湯等, 不妨配點鹹菜, 這些湯湯水水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 讓你已經“不堪重負”的胃腸道休息調整。

光吃粗糧也確實餓得慌, 不如吃點又好吃又助消化的東西。 常言道“好吃不過餃子”, 小麥粉擀出來的餃子皮含有豐富的纖維質, 餡又包含多種蔬菜, 再加上使用蒸、煮之類的烹調手法, 自然不用擔心油脂, 一舉多得。

2.多喝開水解油膩

節日裡, 每頓飯菜都少不了油膩, 所以, 大部分人都會出現脂肪攝入量過高的情況。 利用兩三天時間, 減少精製米、面、糖果、甜糕點的攝入,

強迫自己多喝水, 尤其是多喝開水, 這樣可以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 減輕大量肉類食物和酒對肝臟的危害。 如果嫌開水沒有味道, 那麼喝茶也可以清除胃腸道的油膩, 使胃腸道儘快恢復到正常水準。

3.吃水果保平衡

節日吃的美食很多是煎炸或甜點, 多吃自然苦了腸胃。 煎炸食物容易引起脾胃熱滯, 導致便秘或肚脹;而甜點吃得過多也會導致脾虛生濕, 造成虛濕積滯, 引發腹瀉。 要調整節日裡失衡的消化功能, 水果是相當有效的。

橙汁和木瓜能很好地調整消化機能, 它們都有去熱滯的作用。 此外, 不妨買點銀花、菊花、木棉花, 加點蜜棗煲水喝, 不但香甜可口, 還有平衡消化功能。

4.綠色蔬菜補充纖維

每天暴飲暴食,

吃得很多很飽, 自以為補充了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 其實不然, 很多膳食纖維都在你的大魚大肉中流失了。 這幾天要特別注意膳食纖維的補充。 膳食纖維之所以不足, 是因為攝取的新鮮蔬果不足, 再加上節日期間運動量減少, 會出現便秘或排泄不順的情況, 所以要多吃新鮮的蔬菜, 少吃肉, 以補充足夠的纖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