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要注意哪些進補原則
大家都知道,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佳的進補時節, 重視養生保健的朋友們一般都不會錯過這一好時節,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如何給自己科學的進補的,
精氣不足, 當然需要進補, 但是不能亂補, 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補氣先重脾胃
氣虛之證, 有脾胃氣虛與心肺氣虛等類型。 補氣的藥物有健脾胃的, 有養心肺的, 應隨宜選擇。 中醫學認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也就是說補藥效用的產生, 首先要依靠脾胃的消化吸收, 施布於全身。 因此, 補氣先重脾胃, 有它的重要意義。 應用補血、養陰、助陽各類藥物時, 也要考慮這一點。
2.補血必須補氣
中醫學認為:氣與血兩者之間, 關係非常密切。 “有形之血, 不能自生, 生於無形之氣”, 從而提出“氣能生血”的論點。 因此,
3.養陰宜用清補
陰虛證的表現, 多見熱象, 如舌紅、口幹、口渴等。 養陰的藥物, 大多屬於涼性, 既可滋養陰津, 又有清熱的作用。 所以說, 養陰宜用清補。 如果誤用溫熱性的補藥, 不但會助長熱象, 而且會進一步加重陰虛。
4.助陽宜用溫補
陽虛證的表現, 多見寒象, 如舌淡、苔白、怕冷等。 助陽的藥物, 大多屬於溫性, 既可以振奮陽氣, 又有祛除寒象的作用。 所以說, 助陽宜用溫補。 如果誤用寒涼性的補藥, 會使陽氣更虛, 寒象愈加顯著。
1、麻油拌菠菜
配料:菠菜1斤, 食鹽、麻油適量。
做法:菠菜洗淨, 開水焯熟, 撈出入盤,
功效:通脈開胸, 下氣調中, 止渴潤燥。
2、羊肉燉蘿蔔
配料:白蘿蔔500克, 羊肉250克, 薑、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白蘿蔔、羊肉洗淨切塊備用, 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 開鍋後5、6分鐘撈出羊肉, 水倒掉, 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薑、料酒、鹽, 燉至六成熟, 將白蘿蔔入鍋至熟。
功效:益氣補虛, 溫中暖下。 對腰膝酸軟, 困倦乏力, 腎虛陽痿, 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3、炒雙菇
配料:水發香菇、鮮蘑菇等量, 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黃酒、薑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淨切片, 炒鍋燒熱入油, 下雙菇煸炒後, 放薑、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 使之入味, 加入鮮湯燒滾後, 放味精、鹽, 用水澱粉勾芡, 淋上麻油, 裝盤即可。
功效:補益腸胃,
這道菜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4、天麻燉烏雞
原料:烏雞1只(約750g), 天麻25g, 川芎、白茯苓各10g, 薑片5g, 料酒10g, 精鹽適量, 香菜段少許。
做法:烏雞放入冷水中, 燒開, 焯去血沫;中藥洗淨, 放入雞腹中, 用線縫好口。 把烏雞放人砂鍋內, 加入薑片、料酒和適量水, 燒開後用小火燉約1小時, 放精鹽再燉約20分鐘至材料熟爛, 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烏雞舒經活血、調節內分泌等功效, 對老年女性大有益處。 天麻、川芎、茯苓對神經衰弱的頭昏、頭痛、失眠等, 均有輔助治療之效, 既能平肝熄風止痛, 又能滋養鎮靜安神, 與烏雞等配合, 補虛作用頗為明顯。